德意志封建主义两重性的标本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西学者关于“德意志封建主义”的讨论中,“德意志封建主义的特点”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总体而言,德意志封建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与目前国内学者(如侯树栋)语境中的“两重性”相区别。笔者认为,德意志封建主义的“两重性”是德意志特殊性封建化过程的产物,而这种“特殊性”又与封建化启动之初的德意志独特的社会历史情境紧密相关。在这一过程中,德意志封建关系的建立和封建法的真正实施是由德意志上层贵族而非国王主导的;德意志的封建关系事实上只存在于大贵族与中小贵族之间;国王与大贵族之间的“封建关系”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国王始终未能建立与中小贵族之间的真正的封建关系。秉承着“帝国观念”的德意志国王(或皇帝)与建基于封建地产的德意志贵族(或诸侯)之间权力角逐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德意志封建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德意志封建法的实施过程。作为“神圣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一份法律文件,1356年的查理四世《黄金诏书》集德意志封建法实施与政治发展成果之大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查理四世《黄金诏书》是德意志封建化的产物——德意志封建主义“两重性”——的独特内涵的表征。通过对德意志封建法这种既不同于法兰西法又不同于意大利法的法律的具体践行过程的考察和对德意志社会特殊发展历路的思考,笔者展开对《黄金诏书》的文本解读,试图在情境中理解文本,从文本中把握情境。出于思维理路与行文逻辑的需要,笔者将论文正文的框架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集中阐释德意志封建化肇始之初的特点——迟滞性、不彻底性和对土地因素的偏重——以及德意志封建法的初步实施情况。第二部分重在探讨德意志封建法进一步实施过程中的德意志封建主义“两重性”的发生与发展情形,并对腓特烈二世的“改革”与鲁道夫一世的政策进行个案研究。第三部分旨在阐明在德意志家族势力壮大、德意志侯权拥有对王权的进一步优势的情况下“两重性”发展高峰的出现以及作为这种“高峰”的结果查理四世《黄金诏书》的出台。正文的最后一部分对《黄金诏书》的文本内涵进行解读,重在发掘德意志国王—皇帝“选举”和有关七大选候法权的规定的深层内涵,并对《诏书》的历史意义进行阐发。
其他文献
<正> 一、工程概况上海第九丝织厂织机车间工程为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其结构形式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多层框架。厂房平面长为48m,跨度为25m,车间部分为七层框(?)剪结构
分析了电气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制约电气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因素,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控制电气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以期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电气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
党建思想文化工作向社区拓展延伸的途径,一是畅通延伸渠道,筑牢党建思想文化工作基础,包括畅通工作运行渠道、组织建设渠道、志愿服务渠道等等;二是构筑延伸平台,丰富党建思
<正>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王安石曾被称为尊法反儒的法家,批判孔孟之道的旗手。这是真实的吗?不是!王安石不仅对孔子尊崇备至,他对孟子的崇敬也远过于和他在政治上对立的所
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明确课程标准;以专业需要为核心,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以项目驱动为主线,突出写作能力训练的中心地位,体现课程的职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及粉防己碱(Tet)干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反复气道内注入少量内毒素与熏香烟复合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气虚、阴虚、血
1987年,华尔街的股市带头掀起了一场遍及全球的股灾,使数千万股民陷入极度恐慌,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投资市场灾难。
《荀子·劝学篇》是古籍经典篇目,然而该文的注释有的地方却有考究之处。本文选取了"物类之起,必有所使"和"巢非不完,所系者然也"两句话对"类"和"完"进行进一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