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2月,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推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规定自2010年起,临床医学毕业生在进入上海医疗卫生单位之前,必须经历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作为全国试行试点先驱,上海市卫计委从人员准入、培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与标准化设定,经过五年的实践论证,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然而在现状调研和培训过程的阶段性评价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依然存在质量差异较大、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不足、临床科研水平发展缓慢等现实问题。因此,进一步优化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对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本文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切入,将此医学教育实践问题转化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通过现状调研、中美对比以及国内不同模式的比较,提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构架的优化建议,更好改善该制度在培训基地的落实程度和评价结果。文章主要采用问卷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历史和概念,包括其发展历程:从1999年之前的“单位人”培训模式,1999年至2009之间的过渡阶段形成的创新的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到2009年之后出现的“社会人”性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第三部分为现况调研和对比分析,包括第四章、第五章。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现行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医师临床能力评估、培训质量差异、学员归属性、继续教育学习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从人才培养模式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以培训目标、培训制度、培训过程和考核评价四方面为基础优化构架,从而提升现行模式的适用性和实践效果,并从公共卫生服务角度改善住院医师这一卫生资源目前存在的困境。本文创新点是在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构架于人才培养模式上来研究,并运用管理学、教育学手段结合经济理论对公共卫生政策进行优化构建,形成更加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模式,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