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用生命谱写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精神的象征,维系着民族的情感和凝聚力。在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审美、创新等教育价值。更为紧迫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使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境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使非物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可持续的传承,成为21世纪的重要研究课题。高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平台,不容置疑地担负着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本文着眼于研究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所在地区重庆S大学为个案,研究其传承古琴非遗的运行机制,重点考察其传承运行机制内部各要素结构的状况,以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并分析总结其传承古琴非遗的成功经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效度威胁”,笔者采用“相关检验法”设法排除,即结合访谈与观察两种方法的使用,以求获得结论的最大真实度。研究中观察法的使用在于看到外显的行为,访谈则可以帮助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观察结果和访谈结果之间的比较,互相验证的同时又可以帮助笔者呈现一个动态的、真实的、多元的研究情境。 论文中主要分析了S大学传承古琴的运行机制,首先对其运行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在其恢复文化传统、“把遗产交给未来”的运作目标指导下,S大学以南山琴社为依托组织、南山书院为传承场所,以重庆市古琴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兰滇军及众多国内知名琴家为传承者主体,践行了一个有效机制的自我实施运作原理,并发挥了良好社会影响、取得经济效益、平衡该校文化生态的功能。运作中主要采取了开设校内“中国古琴鉴赏”通选课、成立社会传习班、恢复文人雅集传统、大型公益活动进社区、搭建网络传播平台等运作方式,过程中均注重仪式的隐形教育力量。其多元化的传承方式一方面扩大了古琴的传习人面积,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该校的办学特色,使其在当今时代文化建设主题下作出了高校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运行机制的自我实施,运行程序的规范性略显不足,若无相应的评价与监督来保障运行效果或结果,实际运行轨迹难免会偏离理想运行轨迹。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提出了要加强传承人群的学术思想、教育教学能力,并构建“四位一体”的评价与监督制度,以内部自我管束和外部制度的正式约束两者交互作用来共同保障古琴的传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