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超特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传输容量、传输距离得到很大提高,使得雷击事故越来越严重,走廊资源越来越紧缺。据国内外长期运行经验表明,超高压的雷击跳闸事故主要是由绕击跳闸所引起的,准确评估输电线路绕击性能对于保障电力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输电走廊资源紧缺地区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同走廊运行已不可避免,此时交直流线路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耦合效应,会在停运检修线路上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严重威胁人员设备安全,绕击跳闸与同走廊电磁耦合已成为了影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为了定量分析输电线路不同位置的雷击概率、绕击跳闸率数值分布特性,准确评估雷电绕击跳闸水平,避免经典EGM法中由各个截面雷击概率的不等效替换产生的不可控误差,本文利用输电线路悬链线方程,将传统计算方法中的雷击暴露宽度沿着输电线路每个档距拓展为三维暴露空间,提出了输电线路绕击特征和暴露空间内任意截面暴露宽度的三维分析计算方法,推导了任意截面雷击概率及绕击跳闸率的三维计算公式,并修正了总跳闸率计算公式。以500kV超高压双避雷线输电线路为例,计算得到了输电线路档距内雷击暴露宽度的三维分布,以及雷击概率、绕击跳闸率的二维分布。研究发现同一档距内绕击跳闸率最大值是最小值的9.02倍,最大值是按原绕击跳闸率公式计算总跳闸率的3.20倍。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同塔、同走廊运行的电磁耦合模型,研究了500kV超高压同塔运行时的暂态电磁耦合影响因素,及1000kV交流与±800kV直流同走廊时,工频电磁耦合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1000kV交流线路导线在正三角、水平、鼓形、倒三角架设方式下,交直流线路边相导线水平接近距离、下层导线垂直接近距离对工频感应电压、感应电流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特高压交直流同走廊运行时的最优塔型、导线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改善现有超特高压同走廊输电线路及新设计同走廊输电线路的电磁耦合问题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