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各种类型的城市社区中,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使当代社区内部差异化越来越高,居民对社区认同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差别认知。而社区认同水平的高低正是衡量社区成熟度的标准之一,也是反映社区治理问题所在的根源。社区认同水平是判断一个社区凝聚力强弱的要素之一,而其最直观的具体表现就是透过居民在社区内部的交往情况来反映。因此,了解居民在社区内日常生活的关系网络特征是至关重要的。透过居民关系网络特征的现状,分析表象背后产生的问题以及原因,从而探究在以社区认同为目标的目的之下,如何促进居民关系网络的良性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居民关系网络的和谐性,也推进了唐山市星级社区的打造进程。居民在社区内的关系网络特征直接体现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状态也暗含了居民主人翁意识的形成进度、居民对社区的认同程度等。因此,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了居民关系网络特征、社区认同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访谈提纲。通过预调研和多次修订,最终形成了信度与效度都较为满意的调查问卷和完整提纲,并对唐山市不同类型小区的居民关系网络现状和社区认同水平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了合理的有效数据。利用SPSS22.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当下社区总体呈现居民关系网络松散、居民同质性高、网络规模小、网络强度整体偏弱、网络位置边缘化强、居民交往中物质和精神获得感较低的现状,并对三个社区的网络特征进行了各自总结。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居民关系网络与社区认同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证实居民关系网络为支撑社区认同的条件之一。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社区的认同水平普遍低下,震后老旧小区的社区认同水平得分最高,新型高封闭商品房类小区居民在关系维持和社区认同上的得分最低。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对当前社区关系网络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包括由知行不一、渠道局限等导致的居民参与不足;由政府干预、制度、人才和资金短缺引起的社区组织发育不良;物业与居民关系的转折以及利益和文化意识缺乏造成的居民共同体观念的缺失。根据原因分析,从政府、社区和居民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改善政府治理职能、创新居民参与渠道、提高居民参与意识等,以期改善居民与其互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度,提高社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