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是导致个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根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死亡的人数远大于被谋杀的人数,与45年前相比自杀率上升了60%。许多研究者认为,自杀意念是自杀前的重要指标。因此通过对自杀意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预防和干预自杀行为。然而,由于人们有意、无意地回避报告个人自杀意念的存在,导致自杀意念的客观测量非常困难,对于自杀预防和干预也难以实施。然而,由于内隐认知测量规避了心理测验中社会赞许性的弊端,可能有助于自杀风险的评估。目前有20余种内隐认知测验的方法。其中,内隐联想测验应用最广、效果最明显,并已积累了大量研究证据;在心理健康、消费决策、选举行为等方面的评估中,内隐联想测验被用于众多心理结构的测量,如自尊、态度、偏见和自我概念等。于是,我们想探究那些有自杀意念并尝试过自杀的个体,是否将“自我”与“死亡”连接得更加紧密,即具有内隐自杀意念;探究内隐自杀意念对自杀行为的预测是否比自我报告法更好;并采用ERPs技术探讨无自杀意念者内隐联想测验的认知加工机制。逃避理论对自杀行为的发生进行了理论解释,在这个理论中自杀涉及到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于没有达到期望目标产生的失败感或失望感。这可能是由于期望太高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现实太坏导致的,也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同时作用的结果,本质是个体的现实和期望间存在差距。第二个阶段是将失败归咎于自己产生的自责。第三至第六阶段分别为:自我意识变化、负性情绪、认知解构和最终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本研究试图通过探究逃避理论与内隐自杀意念产生之间的关系,验证逃避理论能否解释内隐自杀意念在自杀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那些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的个体在内隐联想测验中将“自我”与“死亡”进行了正向的内隐连接(M=0.34,SE=0.1),而“自我”与“死亡”的内隐连接在仅有自杀意念的被试中较弱(M=-0.06,SE=0.06),而那些没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个体在内隐联想测验中将“自我”与“死亡”进行了负向的内隐连接(M=-0.34,SE=0.07)。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三组被试间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的表现具有显著的差异,F(2,69)=17.89,p <0.01。研究数据说明内隐联想测验测量自杀意念有效性较好。(2)根据自杀的逃避理论建立的模型经过修改后,与本研究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卡方为17.54,自由度为14,p=0.23,RMSEA=0.04,GFI=0.98。说明自杀逃避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内隐自杀意念的产生和发展。(3)在启动失败认知、启动成功认知和控制组三种实验条件下,被试的内隐自杀意念强度不同,F(2,135)=13.42,p <.001,η2=.17。另外,个体的控制点倾向会影响到该效应,F(2,132)=13.38,p <.001,η2=.16。具体地,在内控的个体中该启动效应依然存在,F(2,67)=15.46,p <.001,η2=.32,而在外控的个体中该效应却消失了,F(2,65)=1.57,p=.22。这些研究数据符合根据自杀逃避理论建立的假设,即失败会导致自杀意念增加而成功会导致自杀意念减少,并且该效应会受到个体控制点倾向的影响,在内控倾向的个体中启动效应会增大,而在外控倾向的个体中启动效应会减小或消失。(4)在内隐联想测验中,不相容任务组的反应时(M=621.90ms,SD=64ms),显著长于相容任务组的反应时(M=566.38ms,SD=60ms),t(20)=3.31,p <0.01。是否相容与是否任务转换对反应时间的效应存在交互作用,F(1,20)=4.43,p <0.05。在相容条件下,任务是否转换对反应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在不相容条件下,任务转换组的反应时(M=654.93ms,SD=71.61ms)显著长于非任务转换组的反应时(M=575.21ms,SD=79.53ms)。研究还发现相容条件下刺激诱导的P300成分的波幅(M=4.86μV,SD=1.84μV)大于不相容条件下刺激诱导的P300成分的波幅(M=3.51μV,SD=1.55μV),t(20)=4.44,p <0.01。在不相容任务下,需要任务转换的刺激诱导的P300成分的波幅(M=3.96μV,SD=1.55μV)与不需要任务转换的刺激诱导的P300成分的波幅(M=3.17μV,SD=1.75μV)不一致,t(20)=2.58,p <0.05。这些研究结果反应出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相容任务需要较少的认知资源,个体有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刺激加工,使得个体在反应中具有更高的自信;在不相容任务中,对于那些不需要任务转换的刺激,被试主观上认为其发生的概率较高会影响到其对刺激的认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