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博士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fish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是名化度很高的一种写作文体。名词化具有保持客观描述语气以及创建文本凝聚力等功能,因此人们倾向于将名词化与学术写作相联系。对于中国作者,尤其是那些想要提交发表文章的作者而言,正是这种实用功能使得掌握名词化在摘要写作当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名词化的研究不少,但是实证方面的研究稍许欠缺。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一个问题。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名词化能影响摘要写作的质量,那么与本族语者相比较,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在名词化方面的使用情况如何?为了证实该问题,本文考察和分析了中美博士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的使用情况。  本研究随机抽取四个学科的博士论文英文摘要400篇,建成两个小型语料库,同时辅以计算机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对名词化现象进行数据分类统计,最后运用SPSS对数据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  1)就词汇层面而言,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子类型零派生的运用上并无显著差异。  2)就句法层面而言,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学习者的名词化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将名词化应用到自己的摘要写作中去,与本族语者相比,在使用频率和类型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中国学习者要加强对名词化的重视以期提高名词化意识,强化名词化使用能力,从而提高摘要写作质量并最终促进学术交流。
其他文献
由于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诟病和敌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今
对于音义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从那之后的两千多年当中,与之相关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语音—物体大小的象似性和拟声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不同权力主体间的博弈成为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试从权力博弈的视角,以博弈的形成要素为横轴,以福利改革的三个重要转折
批评语言学又被称为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社会大众语篇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以及语篇生成的社会背景来考察语篇生成者在语言形式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