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统一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基础数据标准编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基础数据标准编制的目的在于满足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规范高校基础数据标准,保证基础数据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过程中遵循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内部信息及高校与行业之间信息共享与交换。该文基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开展基础数据标准编制研究工作。  研究目的:  基础数据标准是统一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交换的关键,是高校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性工作。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各应用系统根据其数据标准进行数据传递,在各应用系统之间在处理数据环节上不能直接进行识别、传输,信息资源共享往往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或多或少需要人为干预才能实现。为解决上述问题,基础数据标准编制以统一数据格式的形式,规范高校基础数据的表述,保证各部门应用系统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过程中遵循统一的规范,消除各部门应用系统中数据之间互不兼容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内各部门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基础数据标准编制研究,为我校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  基础数据标准编制研究是实现我校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为了编制体现我校特色的基础数据标准,该文是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基础上,充分调研我校信息化现状与需求,研究如何将众多的应用系统中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描述基础数据的产生与使用权限,形成基础数据标准,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据标准集划分研究,如通用数据子类、学校管理子类、学生管理子类等基础数据研究;二是基础数据代码标准研究,主要包括参考标准代码子集(国标、部标、行标)和执行标准代码子集(应用的参考标准和自定义标准)的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高校信息化基础数据标准研究文献的分析,在对多所高校信息化建设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化相关理论研究,对我校各部门业务进行分析,根据现有标准(包括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高教行业标准和我校现有内部标准),在充分考虑各个标准之间的兼容性、标准的唯一性、以及标准的可扩充性基础上,参考部分高校现有基础数据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对基础数据标准编制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结果:  该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是在明确了我校基础数据的覆盖范围、框架体系结构和内容组成前提下,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数据标准编码方案和体系结构,形成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数据标准。
其他文献
在交通控制与诱导协调系统中,系统内的数据采集子系统、控制子系统、诱导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之间的如何进行数据交换,是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面向交通控制与诱导协调系
随着现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已不再适用,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对此,本文结合当今
目前,《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汉字的注音标准却并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落实.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对云南省通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两个版本的小学一年级语
期刊
渠道控制是为了抑制渠道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权力非对称是渠道关系的常态,因此权力非对称下权力机制的使用与机会主义的治理便成为渠道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的许
学位
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如何激起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简单,想象力是幼稚的,创造力也是微弱的,而这正是摆脱陈规的有利因素.对决大数儿童来说,需要鼓励,这不仅仅是创作本身,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
“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其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与“个体学习”相对.指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