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已成为影响世界养猪业的最重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本研究对我国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学、血清流行病学和耐药性进行研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基础研究及我国对于该病的诊断、预防与控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我国的病原学调查2007-2008年,自全国13个省市的111个猪场的病料中分离鉴定了478株副猪嗜血杆菌,其中,鼻腔157株,肺268株,脾14株,脑18株,心血8株,关节13株,并按琼脂扩散试验血清学分型方法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对110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析表明,我国当前以血清5型和4型最为流行,其次为13型和12型,而血清1、2、3、7、8、9、10、14和15型分别只有少数菌株为代表,另外有25.5%的分离菌株不能进行血清学分型。比较了分离自猪鼻腔和分离自其它组织的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结果表明,引起猪发病的血清1、2、4、5、12、13和14型副猪嗜血杆菌,均可在鼻腔和其它组织内分离到,而血清型6、7和9型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寄生在鼻腔,很少侵袭其它组织。该结果为当前我国选择疫苗菌种的血清型提供了依据,也有助于进一步区别副猪嗜血杆菌常在菌与致病菌。2.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2.1副猪嗜血杆菌药物敏感性研究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本室的110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对22种药物的敏感性。所有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呋、阿奇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替米考星均100%敏感,敏感率较高的有泰妙灵(99.1%)、红霉素(98.2%)、四环素(96.4%)、青霉素(93.6%)、氨苄青霉素(90.9%)、头孢克洛(91.8%)、左氧氟沙星(93.6%)、庆大霉素(93.6%)和壮观霉素(90.0%),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是82.7%;恩诺沙星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的耐药率分别高达70.9%和44.5%。该结果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提供了用药依据。2.2副猪嗜血杆菌抗菌谱110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表现有32种抗菌谱,仅有8.2%的副猪嗜血杆菌对本试验的22种药品100%敏感,68.2%的菌株能耐受1-2种药物,23.6%的菌株至少对3种或3种以上的药物不敏感,4.5%的菌株至少对5种药物不敏感,有1株(0.9%)可以耐受7种药物。2.3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与细菌毒力及血清型的关系我国当前的优势血清型是血清5型、4型、13型和12型,分离率分别是26.4%、14.6%、10.9%和9.1%,其耐药率分别为31.8%、16.2%、8.8%和7.8%;而其它血清型的分离率从0.9%到3.6%不等,耐药率从0.5%到2%不等。虽然不同血清型间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相差较大,但统计学分析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与其血清型及毒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2.4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本室2002-2004年分离的188株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比较了我国2002-2004年和2007-2008年这两个阶段的298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对20种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耐药性呈下降趋势的有氯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无明显变化的是阿奇霉素和替米考星;耐药性大幅增高的是恩诺沙星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该菌对其余试验药物的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