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成人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最常见原因,髋臼周围截骨术(PAO)为目前保髋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PAO通过纠正髋臼的不良位置,改善髋关节力学,从而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生。但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欠佳的病例中,术前就存在的髋臼盂唇病变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对髋臼盂唇的认识不足,本课题通过对正常髋臼盂唇形态进行精确测量,结合对DDH患者髋臼盂唇形态学研究,以及对DDH患者髋臼内特殊形式盂唇病变进行组织学研究,并对DDH患者合并的髋臼盂唇病变治疗与否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系统揭示DDH患者合并髋臼盂唇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方法:本课题共分四个部分。(一)、选取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15具,解剖截取完整的髋臼及盂唇,共30髋。选择可靠的解剖标志进行定位,按时钟模式确定测量位点,对髋臼盂唇形态进行精确测量。(二)、回顾影像资料库,选取DDH患者148例,均行髋关节核磁造影(MRA)及骨盆正位片检查,利用测量工具,在MRA影像上对盂唇形态进行精确测量,并观察盂唇病变,测量点选择和正常盂唇测量点对应,研究DDH患者MRA影像上盂唇形态的改变,并与正常盂唇形态对照(数据由第一部分提供)。在骨盆正位片测量外侧CE角、臼顶倾斜角及髋臼覆盖率,分析和盂唇病变的相关性。(三)、收集术中发现的DDH患者髋臼内盘状异常组织病例15例,术中切取髋臼内呈盘状的异常组织,并观察关节内改变;选取新鲜尸体标本5例,解剖切取髋臼软骨、盂唇组织及圆韧带,做为对照。所有标本编号登记,进行组织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并拍照。辨别部分DDH患者髋关节内呈盘状覆盖于髋臼表面的软组织的性质及对髋臼软骨的损害。(四)、回顾性分析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接受PAO治疗的DDH患者,其中盂唇修整组47例,在PAO术中同时探查髋关节进行盂唇修整;对照组18例,单纯行PAO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至少随访1年,通过术前术后外侧CE角及臼顶倾斜角纠正的差值,评价PAO手术截骨纠正的程度。通过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和iHOT评分的改变,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一)、正常盂唇后上方区域比前上方更宽大,后方9点位宽度最大,6.06±2.54mm,前方1点位最小,3.82±0.78mm。前方3点位盂唇厚度最大,3.79±0.95mm,4点位盂唇厚度最小,2.89±0.61mm。(二)、DDH组的盂唇比正常盂唇,在髋臼前上方区域增宽,在前上和后上方区域均增厚。成人DDH患者盂唇撕裂常见(43.2%),1点位发生最多,和外侧CE角呈负相关;盂唇内翻并不罕见(10.8%),最多发生在12点位,和外侧CE角及髋臼覆盖率呈负相关,和臼顶倾斜角呈正相关。(三)、证实在有症状的成年DDH患者中存在内翻盂唇现象。内翻盂唇组织学成分为纤维软骨,和正常盂唇相同,区别于髋臼软骨、股骨头圆韧带。(四)、术后1年随访发现Harris评分在盂唇修整组和未修整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iHOT评分存在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盂唇修整组要明显高于未修整组,且iHOT评分项目——“腹股沟区疼痛”的分值在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盂唇修整组高于未修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正常盂唇后方9点位最宽,前方3点位最厚。2、成人DDH患者的盂唇宽度和厚度较正常盂唇均增加,前上方区域更明显。盂唇撕裂常见(43.2%),和外侧CE角呈负相关,盂唇内翻不罕见(10.8%),和外侧CE角及髋臼覆盖率呈负相关,和臼顶倾斜角呈正相关。3、组织学证实成人DDH内翻盂唇为纤维软骨,和正常盂唇一致。4、对存在较大范围盂唇病变的DDH患者,PAO同时修整盂唇,短期临床观察要优于单纯PAO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