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广田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作为教育家,生命中最后的十六年,他在云南大学度过,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作为文学家,他融汇了“诗的圆满”和“小说的严密”,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艺理论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学术界关注李广田在散文、诗歌方面的成就,相对忽略了他在文艺思想方面的贡献。而李广田的文艺思想凝练了作家的创作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有其独特性。因此本文选定了李广田的文艺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的方式,精研李广田文论作品,侧重对其文艺思想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价值进行探索,从而实现对李广田文艺思想的全面研究。论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李广田的创作情况,梳理了国内对李广田文艺思想以及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正文部分着重分析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第一章重点探究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产生背景,从生平经历、历史语境以及理论来源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阐明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发展路径。第二章阐释李广田的文学观念,论文将李广田的文学观分前后两期,并指出他前期主张文学表达自我、注重审美,后期主张文学应关注于社会现实,为人民服务,强调文学为人生、为社会的功用。第三章从李广田的文学创作思想入手,论述了创作主体的品格与想象、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创作目的这一角度分析了外在的文学形象与内在的完整性特质在表现作品内容、塑造艺术风格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第四章主要以李广田文艺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李广田诗歌批评的艺术特色,指出李广田批评思想对促进新诗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余论部分从独特思想、理论建构与关注社会三个方面阐释了李广田文艺思想的意义,指出其中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李广田的文艺思想显示出文论家思考问题的广度,其思想伴随时代而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他的文艺思想,取其精华,肯定其推动现当代文艺思想发展提供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当下文学发展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明末清初,一股“西风东渐”的文化艺术潮流向清代宫廷席卷而来。清朝初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创造出一种以西法为主,参酌中法的综合的绘画风格。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西方艺术交流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反映了清代宫廷的审美趣味以及中西方艺术交流的状况,并对后世的如中国油画、彩瓷画、铜版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清代宫廷新体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新体画代表画家的生平及其艺术交流的过程,分析
红色主题山水画是指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这一时期,为响应艺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号召,画家围绕革命纪念地、新中国建设、毛泽东诗意三大主题进行创作的山水画。红色主题山水画以图证史、以艺咏史,反映了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历史发展,红色主题山水画吸收借鉴西方美术的优长,在色彩、光影、构图、美学思想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大成就。鲜明的历史性与独特的美学价值是红色主题山水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人类知识的合作与共享,需要通过推进世界国际教育的不断交流与融合。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学生全球范围的流动日益频繁。其中,语言能力,不仅是高校国际教育交流与交换学生实现跨文化体验与学习的重要沟通媒介和手段,更是一项重要的隐性文化资本。本研究以高校本科国际交换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跨文化学习实践中英语语言能力变化的表现特征,并
三十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在致力于寻找能够为组织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佳管理实践”,从而促进了高绩效工作系统相关实证研究的蓬勃发展。众多学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行为理论等视角解释了其在提升绩效、激发员工积极工作行为和态度方面的有效性。尽管如此,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绩效的作用“黑箱”始终未被完全揭示。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部分学者对高绩效工作系统究竟能否实现组织与员工利益的共赢产生了质疑,并发出了
在中国科技翻译史上,晚晴至民国(1840~1949)是一段十分重要的阶段。在此期间,西方科学技术大量引入中国,一些相关术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锡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孕育了大批科技翻译家,形成了自己的科技翻译风格。研究这批科技译者的翻译,不仅是地方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翻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就将在中西科技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探究以下问题:1)无锡科技翻译的特点是什么?2)清末民初
新世纪以来,面对村庄日益衰败的景象,国家如何将村庄重新组织起来成为农村基层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和实践难题。本文以岩村新世纪以来二十年的村社集体再造实践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国家、市场和村庄的互动关系中呈现村庄再组织的实践逻辑和发展样态。在此基础上,回应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建设在基层乡村社会的“实践”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有三个区别于前一时代的巨大变化值得注意:第一,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劳动力竞争态势的加剧使得资质过剩感在我国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多数研究将工作内容视为不可改变的,关注的是资质过剩感员工消极被动的情感与行为反应,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们的潜在价值与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对于组织管理实践方面的建议,这些消极结果仅仅是在表明组织不应该雇佣拥有较高资质的员工。然而这种结论还为时过早,资质过剩感也会促使员工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来精心设计自己的任务,
京杭大运河作为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运河两岸遗留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但因以往对于大运河的保护意识还不够深刻,大运河沿线的建筑遗产及周边环境破坏相对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许多珍贵的建筑遗产被拆毁,地域特色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同质化建设。随着2014年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国家及学术界对于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相关保护工作也在紧密开展,但保护工作始终聚焦在建筑遗产本体上
《芥子园画传》的传播与接受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明末清初时,文人画占据了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使得《芥子园画传》在内容编撰和画面风貌上以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为主要导向。繁荣的商品经济使艺术市场更加兴盛,市民阶级对文化作品的需求激增,出版印刷业蓬勃发展,雕版印刷技术的提升使得版画作品的质量更加优秀。《芥子园画传》的版本众多,又有众多翻刻、续作版本,流传十分广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人出版家参与文化事业、传统绘
传统造物是将美学和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审美思想,又体现了社会的环境氛围。紫砂壶作为造物史中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紫砂壶审美层上的客观表现,既是研究各代紫砂壶发展演变的重要基础,也为研究该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生产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物质证明。曼生壶作为“文人壶”这一紫砂艺术流派的开山之祖,在紫砂壶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仅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要功能的紫砂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