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小学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1]。在课程标准中,符号意识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与小学数学内容密切相关,对数学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数学这一学科中,数学符号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数学学科本质的反映,也是理解数学的关键载体。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感悟还不深刻,他们的数学符号意识也相对薄弱,而且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让教师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符号意识在小学阶段仅是萌芽状态,所以在教学中也不能太过分的强调,教师要掌握好尺度,不能给学生造成太大的负担。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宣化区米市街小学4—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数学成绩及学习态度、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况、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现状,发现学生在数学符号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学生对组合起来的数学符号理解起来有困难,部分学生理解的数学符号语言是单一的;学生缺少对数学信息的捕捉能力;不能很好的将数学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进行转换;缺乏自主运用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的意识。与此同时,本文分析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汇总了教材中出现的数学符号。指出4—6年级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经历四个阶段:用符号表示数、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用符号表示图形、用符号表示变化规律[2]。并提出一些建议:教师要对数学符号的教学引起注意,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严格要求他们规范地书写数学符号,并且在应用中不断培养学生使用符号的能力,在“运算”中掌握符号语言这个工具,在“推理”中训练学生的符号思维,在“转换”中加深对符号的理解,在“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