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从人血浆中提取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包载针对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制备N-琥珀酰壳聚糖-胱胺-咪唑丙烯酸(NSC-SS-UA)作为药物载体,从阿霉素(Dox)与紫杉醇(PTX)中筛选模型药物,制备载药胶束。将siRNA/LDL与载药胶束通过共价键偶联,使LDL作为基因载体的同时作为靶向配体,利用基因与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增强药物抗肿瘤疗效。方法:(1)从人血浆中分离提取低密度脂蛋白LDL,与si RNA共孵育制备siRNA/LDL复合物,并验证其血清稳定性及LDL对基因的酶保护作用。(2)合成NSC-SS-UA并对其进行表征,制备载药胶束,对其粒径、电位、包封率与载药量、环境敏感性及体外释放等特性进行考察。通过MTT等试验考察载体及载药胶束的体外安全性与细胞毒性,同时考察其细胞摄取特性。将两种药物进行对比,筛选出本课题的模型药物,与基因进行共转运,进行体外与体内药效学评价。(3)将siRNA/LDL与载药胶束通过共价键连接制备共转运胶束,并对其表征。考察共转运胶束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特性与摄取机制。研究胶束对细胞溶酶体膜通透性的影响以考察其溶酶体逃逸能力。(4)通过RT-PCR与Western Blot考察siRNA在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沉默靶基因的能力。(5)建立裸鼠皮下瘤模型,考察载体的体内靶向性及共转运胶束的抑瘤效果。结果:(1)成功提取LDL并制备siRNA/LDL复合物,试验证明复合物具有较好的血清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LDL对基因具有较好的酶保护作用。(2)成功合成NSC-SS-UA并制备载药胶束Dox/NSC-SS-UA与PTX/NSC-SS-UA,其包封率与载药量均较高,且PTX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均略高于Dox,粒径在200 nm以内。胶束在肿瘤细胞内偏酸性和还原性条件下不稳定,粒径增大,更易释放药物。两种载药胶束均有较高的细胞毒性与较快的细胞摄取,其中PTX/LDL-NSC-SS-UA的细胞毒性最大,综合考虑,选择紫杉醇为本课题模型药物。(3)成功制备共转运胶束siRNA-PTX/LDL-NSC-SS-UA,透射电镜显示其外观圆整,粒径均匀。共转运胶束对乳腺癌耐药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与较快的细胞摄取,可以破坏细胞溶酶体膜完整性,实现溶酶体逃逸。共转运胶束可能通过网格蛋白与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SR-B受体及脂筏结构对胶束摄取也有一定影响。(4)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共转运胶束能有效递送siRNA进入细胞并发挥基因沉默作用,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有效抑制耐药基因的表达。(5)LDL-NSC-SS-UA对皮下瘤具有较好的靶向性,能够有效避免肝肾清除,能在血液系统中长循环并最终蓄积于肿瘤部位。共转运胶束能够降低药物系统毒性,改善荷瘤裸鼠生存质量,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效果。结论:合成的LDL-NSC-SS-UA胶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基因药物载体,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能高效递送基因与药物并在肿瘤细胞内释放,从而有效发挥siRNA的基因沉默作用,逆转肿瘤耐药性,增强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LDL-NSC-SS-UA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药物共转运靶向递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