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喜玛拉雅等四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十一个区域不整合和三个局部不整合,其中白垩系底部不整合是燕山运动中期(燕山主幕)形成的区域性不整合。准噶尔盆地腹部多源成烃、多种类型的输导体系以及广泛发育的各种陆相沉积为侏罗-白垩系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与不整合面发育相关的地层和地层-岩性油气藏是该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标。因此,盆地腹部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搞清该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的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提出战略性的勘探目标区。论文的研究立足于常规地质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地震属性处理,综合多学科、多参数的圈闭识别等关键技术和方法。系统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造成了白垩系与下伏侏罗系等不同时代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利用地震、测、录井资料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等多参数的综合研究表明,不整合具有三层结构,包括不整合面之上的底块砂岩、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淋滤带。不整合面之上的底块砂岩是水进背景下的沉积,是一套好的储层。风化粘土层由于遭受了长期的风化淋滤,是一套局部有效的盖层。半风化淋滤带也由于长期遭受地表水的下渗淋滤作用,形成了较多的次生孔隙,使得物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是一套好的储层,三个结构层在横向上具有不同的延展特征。在对不整合进行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对车-莫古隆起进行了重新“定时、定位”,车-莫古隆起的顶面实际上就是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燕山运动中期车-莫古隆起强烈隆升,遭受剥蚀,形成了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利用趋势分析法对剥蚀量进行恢复,剥蚀最强烈的地区位于车-莫古隆起的轴部征1井附近,最大剥蚀厚度可达650m,剥蚀量向四周逐渐减少。车-莫古隆起的形成,导致了不整合面下的砂岩具备“中途开启,二度埋藏”的成岩背景,极大地改善了砂体的储集性能。不整合的三层结构构成了多套有利储、盖组合,不整合面与区域断层、层间小断层和晚期断裂联合构成该区有效的输导体系,不整合面为地层-岩性复合圈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永进地区,该不整合为削截不整合,不整合削截带走向为西南-北东向,在地层削截带和尖灭线的控制下,形成了众多地层型圈闭。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处理,精细地刻画了这些削截带和尖灭线以及圈闭的分布形态。综合分析,最有利的勘探区带位于永进地区西南部-东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