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是国家科技投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提高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由于与地方企业的关系更加直接,其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也更加直接。 随着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其投入结构及使用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深入分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关系,既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配置、管理这部分资源的决策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需要。然而,国内外目前更多的是对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关系进行研究,很少把财政科技投入作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或者有涉及财政科技投入,但没有着重研究其投入的结构。而当财政科技投入绝对数较大,且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使得科技投入结构更加合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以更好地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了人们更为关心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建议,这对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财政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见。 本文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东莞为例研究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其近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东莞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别从投入内容、投入对象以及投入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按照关键技术所属的领域分为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等几大类出口,并将其作为因变量,将包含按照投入内容进行分类所形成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在内的一系列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指标分析和计量经济学分析的结果,对东莞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绩效和问题进行总结评价,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