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誘是東漢末訓詁大家,曾師從東漢大儒盧植,一生著述頗豐。現存“三書注”——《戰國策注》、《淮南子注》、《呂氏春秋注》是後人了解和研究高誘在傳統小學史上成就的重要依據。論文通過對高誘“三書注”音注材料的測查與分析,挖掘出高誘音注所用方法、術語,整理出音注術語體式,界定音注術語功能,揭示上古中古語音音變對應規律,尋求高誘音注原因及其音注指導思想,反映高誘音注表現的音義關係現象,探討上古漢語異讀與形態音變關係。論文分九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第二部分為高誘音注情況;第三部分為高誘音注術語性質功能;第四部分是高誘音注反映的語音現象;第五部分為高誘音注中保存的方音研究;第六部分討論高誘音注原因;第七部分論述高誘音注反映的音義關係問題;第八部分為高誘音注異讀與形態問題。第九部分總結。第一部分緒論,主要介紹“三書注”的版本情況,高誘音注研究情況、研究價值及高誘音注研究存在的問題,說明所要解決的問題、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第二部分對高誘音注使用的音注方法及音注方式、術語作出說明,且對音注術語的體式進行分類分析。第三部分,重點分析高誘所用音注術語功能。經初步研究發現,高誘直音、比擬音注術語與性質功能是相互交叉的,至於譬況音注術語則可能與聲調變化相關。第四部分通過高誘音注材料揭示上古中古語音音變對應規律,同時對高誘音注被注音字與注音字語音對應的聲紐混用、韻部對轉、韻部旁轉等現象作出總結。第五部分對高誘音注材料中所存方音作個梳理說明,追溯部分方言區保存古方音的歷史。第六部分對高誘音注原因進行挖掘,在我們看來,高誘音注除了為注音而音注以外,至少另外有將近一半是為了明義的。這跟傳統的訓詁或單純注音思想都不同,高誘音注反映的正是兩者的結合。第七部分將進一步揭示高誘音注反映的音義關係,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通過語音變化是如何實現的?語法意義變化與語音變化之間是否存在規律?本章對此作出解答。第八部分,我們通過對高誘音注材料中不多的異讀語詞分析總結此類異讀音注材料反映的一些形態現象,肯定東漢時代是有形態音變現象的。第九部分作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