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融资租赁促进西部中小企业发展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四章,在引言中我们讨论了研究在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运用融资租赁的意义、主要课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以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讨论了中国西部生产要素禀赋和西部中小企业规模、效益、资源占有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认为,西部从整体上就存在资本和劳动力两个要素的绝对劣势,而本应作为西部市场经济新增长点的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融资渠道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本章从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融资困境及其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分析,得出结论:西部中小企业亟待发展,但融资渠道不足;政府应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制定政策鼓励多种渠道融资。第二章从理论上论证了融资租赁是一种可以克服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渠道不足、具有综合交易服务功能、通过中小企业的应用更有利于西部经济整体发展的金融手段。首先,介绍了融资租赁是一种独特的融资方式,能以各种业务形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一些特殊的业务形式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表外融资租赁有助于新兴中小企业保持低资产负债率、营造良好信用条件;节税型租赁带给承租人延迟纳税的好处;经营性租赁有利于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更新技术设备;售后回租有利于国有中小企业进行资本运营;出口租赁有利于带动企业设备技术出口到周边国家。此外,融资租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整合各种投资资源,建立交易服务平台。在西部开发中表现为:通过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政府的转移支付可以起到投资放大的杠杆效应,社会投资人/基金可以在不扩大既有行业投资的条件下获取投资税收优惠,银行为项目提供贷款时风险被分担,而且,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有利于为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条件,使之得到健康发展。最后,关于西部中小企业应用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问题,文章运用5C信用风险分析理论论述了融资租赁业务对风险控制的特性:类似于有担保的抵押贷款;由于设备的关键性、通用性迫使企业将租金偿还优先安排,提高了承租人的还款意愿。因此,融资租赁方式能够比银行贷款更为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WP=6>第三章给出了西部中小企业运用融资租赁解决企业重大发展问题的实例,从实践的角度说明了融资租赁在西部大开发中会大有可为的。通过对一个西部国有中型煤炭企业改造的融资渠道设计分析:企业融资、当地政府的参与、风险被分担为银行提供无追索权贷款创造条件、市场前景的预测和产品用户参与投资为租金偿还提供保证和控制风险等方面,对第二章的理论进行全面证明。最后一章主要讨论了在西部中小企业应用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本文认为,问题主要有四个:1、西部中小企业主体多样2、服务于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3、为西部开发吸引社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不明显4、出租人构成与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需求存在差异我们从市场战略、政策环境、微观组织等角度提出了四条建议:1、细分需求主体,确定服务对象 2、加快建设扶持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3、西部先行出台完全意义上的投资税收抵免政策4、合理的西部租赁公司微观组织和中观市场机制
其他文献
采用砂滤-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以污水再生回用为目的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在臭氧消耗量5 mg/L,接触时间20 m in,生物活性炭空床停留时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日趋重要。现代化大型桥梁作为交通主干道的重要节点,对交通运输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它们的使用安全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紧密的联系在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基于我国现实国情,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发展仍存在相当的难度,推进这场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何种方式或途径以有效地促进高
<正>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近年来由于住房价格的不断上升,用户对房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建设规模的迅速增长,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严重不足,加上新墙材
讨论了思想品德课所属的德育与美育的关系后,对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美育成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渗透方案和实施办法,并通过简单示例说明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已经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无论对于政府、事业单位或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诗文观念是文学家对诗歌文章的基本主张,体现了特定作家对前代诗文名家与同时代作家的态度。汤显祖的《牡丹亭》为古典戏曲艺术的典范,其诗文观念表现有二:一是诗歌尊杜宗唐
青年教师是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南京市教育系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阶梯式的成长平台,从把好入口关到走好第一步,帮助他们扣好
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现有的法律制度都受到互联网上新生事物的巨大挑战。其中,域名所引发的各类纠纷,特别是域名与商标权的冲突,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问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在不断地寻求更新的、更有效的交流与通信方式。从最早的洞穴图画、烽烟信号、鸣鼓警报,到后来文字产生、电报发明、广播传送、电视普及,直至今天的I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