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四章,在引言中我们讨论了研究在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运用融资租赁的意义、主要课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以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讨论了中国西部生产要素禀赋和西部中小企业规模、效益、资源占有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认为,西部从整体上就存在资本和劳动力两个要素的绝对劣势,而本应作为西部市场经济新增长点的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融资渠道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本章从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融资困境及其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分析,得出结论:西部中小企业亟待发展,但融资渠道不足;政府应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制定政策鼓励多种渠道融资。第二章从理论上论证了融资租赁是一种可以克服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渠道不足、具有综合交易服务功能、通过中小企业的应用更有利于西部经济整体发展的金融手段。首先,介绍了融资租赁是一种独特的融资方式,能以各种业务形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一些特殊的业务形式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表外融资租赁有助于新兴中小企业保持低资产负债率、营造良好信用条件;节税型租赁带给承租人延迟纳税的好处;经营性租赁有利于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更新技术设备;售后回租有利于国有中小企业进行资本运营;出口租赁有利于带动企业设备技术出口到周边国家。此外,融资租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整合各种投资资源,建立交易服务平台。在西部开发中表现为:通过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政府的转移支付可以起到投资放大的杠杆效应,社会投资人/基金可以在不扩大既有行业投资的条件下获取投资税收优惠,银行为项目提供贷款时风险被分担,而且,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有利于为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条件,使之得到健康发展。最后,关于西部中小企业应用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问题,文章运用5C信用风险分析理论论述了融资租赁业务对风险控制的特性:类似于有担保的抵押贷款;由于设备的关键性、通用性迫使企业将租金偿还优先安排,提高了承租人的还款意愿。因此,融资租赁方式能够比银行贷款更为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WP=6>第三章给出了西部中小企业运用融资租赁解决企业重大发展问题的实例,从实践的角度说明了融资租赁在西部大开发中会大有可为的。通过对一个西部国有中型煤炭企业改造的融资渠道设计分析:企业融资、当地政府的参与、风险被分担为银行提供无追索权贷款创造条件、市场前景的预测和产品用户参与投资为租金偿还提供保证和控制风险等方面,对第二章的理论进行全面证明。最后一章主要讨论了在西部中小企业应用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本文认为,问题主要有四个:1、西部中小企业主体多样2、服务于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3、为西部开发吸引社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不明显4、出租人构成与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需求存在差异我们从市场战略、政策环境、微观组织等角度提出了四条建议:1、细分需求主体,确定服务对象 2、加快建设扶持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3、西部先行出台完全意义上的投资税收抵免政策4、合理的西部租赁公司微观组织和中观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