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和意义利用世界通用量表和自制基本信息量表,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应激障碍的发生规律。根据调查结果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军队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官兵生活质量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对象以某部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全体官兵作为研究对象,以该部未参加抗震救灾官兵为对比对象,以连建制为单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部官兵进行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程序方法利用官兵基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抗震救灾官兵和非抗震救灾官兵进行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和提出改善方法;研究结果1.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调查发现,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抗震救灾官兵的得分均低于非抗震救灾官兵,且以上三个领域的得分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0.009,0.008),但两组官兵在社会领域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90项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表明,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总均分条目中,抗震救灾官兵得分明显高于非抗震救灾官兵,且两组之间在上述条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5,0.000,0.000,0.003,0.002);3.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a=0.05的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有民族、学历、籍贯、婚姻状况、职别是否为独生子女;4.利用相关分析,可见SCL-90部分项目评分与抗震救灾官兵民族情况和学历呈显著负相关(P<0.05);然而,SCL-90部分项目评分与抗震救灾官兵的职别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时,SCL-90部分项目评分与抗震救灾官兵是否为独生子女呈显著负相关(P<0.01);抗震救灾官兵SCL-90各项目评分与婚姻状况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结论1.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在生活质量量表的四个领域得分中,环境领域的得分最低,而社会领域得分最高;2.在生活质量的四个领域得分中,抗震救灾官兵的得分均低于非抗震救灾官兵的得分,其中两组之间的得分差异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状况SCL-90部分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抗震救灾官兵和中国军人常模,说明对该部官兵来说,抗震救灾应激事件对部分官兵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4.抗震救灾官兵中不同职别、不同兵源地、不同学历、不同婚姻状况、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官兵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差别较大;5.不同民族、籍贯、学历、职别、婚姻状况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对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抗震救灾官兵中汉族官兵、低学历者、义务兵和独生子女官兵心理症状较重,应引起重视。建议与对策第一、强化军队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第二、在部队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抗震救灾官兵合理的正当需求;第三、不断加强军营文化建设,丰富基层官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第四、提高官兵的日常交际能力,促使官兵之间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加强军营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官兵注重日常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