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从空间视角理解社会变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空间生产着重强调权力、资本等对空间的塑造以及新空间对社会的影响。它将空间看成社会的产物进行分析与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呈现出内部更新与外部扩张并存的局面,新城区建设不仅引起了城市地理范围增加,也引起了城市社会空间变化。空间所具有的性质、属性通过区域的社会变迁与发展得以呈现,空间可以通过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同时社会变迁也能通过空间形态得以展现。空间生产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空间本身的生产,空间本身的生产着重强调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二是空间中的生产,空间中的生产主要是指对空间的规划、改造等,这主要表现在建筑等物质空间上。空间重构可以被看作是组成空间的各个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空间形态,这种形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用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空间变化既可以展现物质空间的变化,也能够表现社会空间的变化。物质空间中还蕴含着一个由行为模式、文化习惯、社会关系共同作用形成的社会空间。因此,本文以唐冶新区的空间为例,从空间实践、空间现代性以及再现性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唐冶新区的空间生产与重构,空间生产着重分析影响其空间更新与扩张的关键社会动力,空间重构着重分析空间生产之后其所引起的物质空间更新对其社会空间的影响,即空间的生产到社会关系的生产,生产与重构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生产导致重构,重构又是新空间生产的起点。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实地观察及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唐冶新区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以及这些物质形态所赋予的精神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研究认为,在空间实践中权力是空间生产的主导力、资本是空间生产的基础力、文化是空间生产的内生力,权力、资本、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空间生产与重构的关键社会动力。空间现代性是空间生产与重构的表征性空间,经过关键社会实践,居住空间、消费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空间意义与效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再现性空间是空间生产到社会关系生产,唐冶新区经过空间生产与重构,其原有社会空间中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发生变化。社会关系方面,新空间的产生造成了居民心理隔阂增加、邻里归属感减弱,流动性增强、感知度增加。空间社会秩序方面,维持传统社会的秩序减弱,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凸显,同时,新的空间也造成了当地居民谋生方式与就业环境的变化,引起住区空间的差异,唐冶新区已经由一个传统的村落演变成现代性的城市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