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薄型子宫内膜PI3K、AKT m RNA的表达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KB)m RNA含量的表达情况,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正常子宫内膜30例及薄型子宫内膜3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薄型子宫内膜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宫腔镜手术术中收集子宫内膜组织-70℃保存备用。结果PI3K、AKT m RNA在薄型子宫内膜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存在于正常和薄型子宫内膜组织中,且在薄型子宫内膜增殖期PI3K、AKT表达下降,推测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组织的增殖、分化。第二部分左归丸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受损子宫内膜的实验研究目的左归丸是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滋阴补肾代表方,该方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等功效,能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紊乱,临床上广泛用于妇科疾病、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是成体干细胞的新生代表,具有强大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且来源广泛、不涉及伦理问题,可成为治疗难治性子宫内膜损伤疾病的种子细胞。研究证明PI3K/AKT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信号分子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活跃,可能参与介导了子宫内膜的增长、修复过程。本实验通过构建大鼠的子宫内膜损伤模型,探讨中药左归丸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受损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研究左归丸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受损子宫内膜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受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目前尚无子宫内膜受损模型的统一建模标准,故参照已有文献,采用100℃热水烫伤子宫内膜方法建立SD大鼠子宫内膜受损模型,根据摸索实验结果,确定子宫内膜受损模型最佳热水烫伤时间。所有造模组均烫伤SD大鼠Y型子宫左侧部分,共分5组,每组6只大鼠。A组:假手术组,即暴露Y型子宫后,用头皮针导管穿过左侧子宫,后拔掉导管,不用流动的热水经过宫腔;B组:模型组,在大鼠造模完成后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C组:药物组,造模完成后第3天开始左归丸溶液灌胃,按1.62g/Kg的剂量每日灌胃一次,连续灌胃28天;D组:宫腔注射组,造模完成后第三天再开腹,经宫腔原位注射5×107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E组:联合组,造模完成后第三天经宫腔原位注射5×107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于同一天开始左归丸水溶液灌胃,按1.62g/Kg剂量每日一次,连续灌胃28天;治疗28天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每只SD大鼠Y型子宫左侧造模部分,弃去靠近卵巢及阴道部分,剪成2段,一段子宫内膜组织作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另一部分子宫内膜组织作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宫腔注射组、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厚、腺体个数不同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宫腔注射组与联合组的内膜厚度及腺体个数增加最显著(P<0.05),但与假手术组比较,宫腔形态仍未完全恢复(P<0.05)。天狼猩红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宫腔注射组、联合组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均不同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腔注射组及联合组纤维化的程度减轻最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纤维化程度仍没有完全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标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CD29红色荧光主要集中在SD大鼠子宫内膜的间质部,少部分出现在子宫内膜靠近腺上皮及腔上皮处。标记CD29红色荧光主要出现在宫腔注射组及联合组,但是在宫腔注射组及联合组CD29荧光强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子宫内膜组织中可见少量标记CD29的红色荧光,三组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记AKT的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在子宫内膜腔上皮处及腺上皮处,少量分散在子宫内膜间质部。标记AKT的荧光强度在中药组、宫腔注射组、联合组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增强,且在宫腔注射组及联合组比中药组增强明显,但宫腔注射组及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I3K、AKT、p-AKT蛋白在中药组、宫腔注射组、联合组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不同程度增强,且宫腔注射组及联合组的表达较中药组均增强,但宫腔注射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左归丸、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受损子宫内膜均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个数及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的趋势。经宫腔原位注射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经过治疗28天后仍有部分存在于子宫内膜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左归丸修复受损子宫内膜可能跟激活信号通路PI3K/AKT有关,且AKT蛋白的活化可能是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一系列反应的关键。左归丸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修复受损子宫内膜,可为临床上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粘连等妇科疾病提供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