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是民国时期存在达20年之久的地方性专业研究机构,拥有包括徐炳昶、顾颉刚、白寿彝、苏秉琦等著名学者在内的大批史学人材,在历史学及考古学等领域进行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大量相关史料,经过勾稽、分析,试图对其学术成就作出较为全面的论述。北平研究院在民国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于1929年成立,同年人地部成立史学研究会。1935年,北平研究院进行了机构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和提高效率,史学研究会也于1937年7月改制为史学研究所。此后直至1949年北平解放,史学研究所共存在20年,其间大致经历了抗日战争前的快速发展时期(1929—1937)、抗战期间颠簸流离时期(1937—1945年)、抗战胜利至最终并入中国科学院(1946—1949年)三个时期。史学研究所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组织机构渐次完善,人员大量增加,并创办了自己的史学专业期刊《史学集刊》,开展了诸多历史研究和考古活动,在学术界的影响日渐扩大。作为一家地方性研究机构,史学研究所预新史学之潮流,目光敏锐,适时地规划研究工作。它依托北平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古迹,运用实地调查等新方法,力图编纂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北平志》,而就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确实做到了突破旧方志的窠臼,富有新意。与此同时,史学研究所极为关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学术研究为社会和现实服务,整理了大量边疆史地和社会史史料,出版了多种论著。同时,在顾颉刚主持下,还对《史记》进行整理,为建国后点校二十四史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白寿彝等人通过史学研究所的严格训练,奠定了日后的学术地位。中国的考古学事业起步于20世纪初,发展迅速。史学研究所设立考古组后,立即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先后与北京大学及古物保管委员会组成“燕下都考古团”,开始了对燕下都的科学发掘;与陕西省政府合组陕西考古会,连续对陕西丰镐、大邱、雍、阿房宫、陈宝祠等遗址进行调查,并在宝鸡县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为推进先秦各民族初期文化及相关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为研究和保护与敦煌、龙门石窟同样珍贵的河北磁县南北响堂寺及其周边的石窟,徐炳昶、顾颉刚等人倾注了大量精力进行调查、摩拓及研究,出版了不少相关论著。这些开拓性贡献,为建国后的进一步考古发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学研究所既集众人之力又发挥个人所长,在长期动乱时期排除各种困难,坚持学术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造就了一大批富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其贡献值得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