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校环境景观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和科研任务,高校发展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急剧膨胀使高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组织模式或者环境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众多高校面临改建、扩建、新建等问题。高校校园的发展规模、发展形式、发展速度,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但由于高校环境景观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高校校园建设的实践需要,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本研究通过对南宁市环城高速路以内的高校校园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南宁市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校环境景观评价体系,以评价因子为基础设置调查问卷,对在样本院校中学习生活的各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实地调查和分析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得出南宁市高校的环境景观现状如下:   (1)南宁市高校校园内较多地使用乡土树种,长势良好。建筑、运动场周围和道路两旁都列植树形高大的乔木。绿地内的乔木多为拟自然的点状散植。灌木多修剪整齐,采用规则式的种植方式。乔木与灌木搭配形式比较单一,竖向层次变化少。   (2)在有自然水体的校园内,水域周围环境建设滞后。水体采用硬质驳岸,滨水空间变化较少,亲水性差,亲水设施形式单一。   (3)南宁市高校的标志性建筑风格迥异,标志性建筑周围环境景观形态是多样和精致的。非标志性建筑通常比较素雅,造型简单。   (4)南宁市高校校园内的小品能有效改善景观效果。校训标识、主题雕塑、名人塑像等观赏性小品集中分布在标志性建筑周围、学校入口区等区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功能性小品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但个性特点不鲜明。   (5)南宁市高校校园的公共休闲空间分布比较合理,但公共休闲区内部的环境已逐渐无法适应师生日益丰富的活动需求。休息设施和活动设施基本满足需要。园路能正常承担游赏时的通行功能,但园路自身的美化仍然欠缺。   (6)校园广场主要分布在校园内,入口广场并不多见。广场的景观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种植树冠巨大的乔木为广场遮荫,广场上以硬质铺装为主。另一种是广场中心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周围规则地种植低矮灌木于花池内作为绿化点缀。第二种形式的广场更为多见。   以南宁市高校的环境景观现状为依据,提出如下改进优化建议:   (1)增加交流、休憩空间,提高校园人性化水平。针对不同公共空承担的功能,考虑人在空间中活动时对空间的要求,以舒适的游憩感受延长人在公共活动空间的驻留时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活动空间的作用。   (2)丰富植物景观变化。应加强植物的种类变化、层次变化、空间变化、季相变化、色彩变化、垂直绿化等。   (3)增加文化元素,构建个性校园。加强文化元素的细节表现,丰富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性。   (4)重视水域环境建设。需要从驳岸建设、亲水设施建设、改善水质等三方面提升水域周边环境的景观质量。
其他文献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是黑龙江省三大硬阔叶树种之一,由于其具有药用和木材双重价值而被大量砍伐,导致资源量锐减,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珍贵树种、国家2级保护
本文采用样方法对科尔沁沙地松树山地区的植被进行研究,应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松树山油松天然林群落的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松树山地区的榆树疏林群
针对园林部门由于缺乏植物需水量数据,而造成的盲目、粗放式水分管理现状。本文在五种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对六种园林地被植物的蒸腾速率、土壤水分、蒸发散量、生物量及水分利
为了探讨紫穗槐根部共生根瘤菌的生长适应性和改良土壤作用,为紫穗槐造林提供理论依据,于2009年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北郊防护林带紫穗槐林中采集根瘤并分离、纯化和培养,对得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尤其在胃的保健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野生猴头菌资源的过度开发,其产量越来越
在纪念西北师范大学独立办学80周年以及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成立70周年之际,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史学年会于2019年10月11日-14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年会围绕着《“中心与边缘”
期刊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兼具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食用菌之一,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日前全面停止商业采伐,导致木耳生长所需的木屑原料出现短缺,更有可能导致木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