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股市的规模日益提高,股市总市值占整个宏观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高。2015年末A股流通市值达到43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3%。同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现阶段,相比欧美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股票市场仍然不够成熟,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投资者散户化严重、市场深度广度差、制度不健全、监管效率低下、政策干预对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尤其是在2015年,大盘指数和股市成交量在短短一年之中出现巨大的波动,对居民家庭的财富水平甚至整个宏观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过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往往只关注股价和成交量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关注较少。事实上,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才是其投资价值的核心所在。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如果有潜在的业绩变动,势必有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事先进行预判从而买入或者卖出股票,他们的交易行为引起成交量尤其是异常成交量的变动。正是如此,股票成交量尤其是异常成交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基于投资者所获信息变化而导致的投资者行为变动,从而进一步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即股票异常成交量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具有预测能力。那么,股票异常成交量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与预测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变化?学术界往往注重于成交量和股价之间的变动关系,对异常成交量反映上市公司业绩变动可能的研究成果较少。正是如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借鉴已有的对股票成交量、股票价格和公司业绩的研究,以年报业绩快报中公布的业绩为基础创设业绩指标,以考察期与对照期股票日均换手率为基础创设成交量指标,使用2014年初至2016年初沪深股市的个股数据作为样本,用分组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实证检验股票异常成交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测能力。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在我国股市,异常低的成交量能够很好地预测较差的公司业绩,如果一个公司业绩公告前的成交量相对其前期的平均成交量显得异常低,那么其公布的业绩大概率上比较差;第二,异常高的成交量对公司业绩的预测能力很弱。在2015年上半年,异常高的成交量对良好的公司业绩有一定的反映,而在2016年初和2014年末的市场环境中,异常高成交量对业绩的预测能力非常弱;第三,异常成交量对公司业绩的预测能力受其数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成交量低于前期平均水平时,成交量的上升能反映出业绩的向好,成交量对业绩有预测能力,而成交量水平高于前期平均水平时,成交量的上升并不能反映业绩的向好,成交量对业绩的预测能力减弱。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对异常成交量对公司业绩预测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中国股市的全新视角,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理性程度和整体市场环境的认识,也是对国内股票成交量研究的有益补充;第二,本文采用分组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成交量对业绩的预测能力,同时本文将异常成交量分为高低两组,分别重点研究异常低的成交量和异常高的成交量两者各自对公司业绩的预测能力;第三,本文选取2014-2016年初A股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最新的数据能够反映当前我国股市的情况,并且样本容量比较大,涵盖的信息足够丰富,从而能够全面地反映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