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颈夹脊穴结合颈椎矫正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研究针刺颈夹脊穴结合颈椎矫正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是否比单针刺颈夹脊穴有更好的疗效。研究方法于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在台湾正记中医诊所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针灸科门诊确诊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60例。按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后使用颈椎矫正手法,对照组采用单针刺颈夹脊穴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量表和疼痛的简化McGill量表作为观察和疗效判定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分别为8.68士3.05和7.11士2.86,经t检验,t=9.04,p<0.05,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更能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经x2检验,p<0.01,说明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治疗组对疼痛的总体改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比较,经x2检验,p<0.05,说明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治疗组对疼痛的不同方面的改善要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总分(PRI)改善与疗程的关系比较,第一疗程与治疗前比较,p<0.05,说明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在第一疗程的PRI总分有改善,与第一疗程相比,P<0.01,说明两组在第二疗程以及治疗结束时对PRI总分的改善要优于前一疗程。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夹脊结合颈椎矫正手法治疗明显优于单针刺夹脊治疗。结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麻木症状、难受、不适感及影响工作生活计分等的症状,但针刺夹脊穴结合颈椎矫正手法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针刺夹脊穴疗法对照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针灸减肥疗效明确的14例患者血清、大便等样本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理,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方法参照1997年第五届全
例简介   患者,男,62岁,北京人.主因&#39;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3 d,加重1 d&#39;收入院.患者入院前3 d晨起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无力,伴言语不利,当时搀扶下尚能行走.
阿伦·奈斯是挪威著名哲学家,深层生态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一生的主要哲学成果集中体现在“生态智慧T”中。在西方生态思想和环保运动的进程中,阿伦·奈斯的“生态智慧T”具有
目的调查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OABD)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501例治疗好转出院的OABD患者,对其处方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ABD患者中91.8%联合使用精神科药物;躁狂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了解我国在校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现状、影响因素、精神卫生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及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方法等内容,为今后对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
心肌损伤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是其重要作用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发作需要连续服用半年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再次复发则需要服药3~5年,第3次
目的探讨低血糖生成指数(GI)粗杂粮餐包替代部分主食的新型医学营养治疗(MNT)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干预组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