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phem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一种与人类脂肪肝发生发展进程类似的小鼠脂肪肝模型,并借此来探讨高脂饮食同时饮酒对肝脏可能的损伤途径以及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C57BL/6J小鼠120只,SPF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各6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动物自由饮水,给予基础饲料,热量组成:碳水化合物71%,脂肪8%,,蛋白质21%,总热量为260kcal/100g;模型组动物自由饮用20%乙醇溶液,饲喂高脂饲料,热量组成:碳水化合物20%,脂肪59%,蛋白质21%,总热量为540kcal/100g。分别于喂养1周、2周、4周、7周后每组随机选10只小鼠,雌雄各半,动态观察其肝脏形态学改变,第7周形态学证据显示模型组动物脂肪变性程度达到脂肪肝的标准时,立即将剩余全部小鼠禁食12小时,称重后从小鼠眶后静脉丛采血,用于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血清ALT、AST、TBA、TG、CHO、TBIL、ALP、GLU、FFA。然后处死小鼠,立刻取出肝脏组织,大体观察、称重后迅速分离并截取约合适大小的肝右叶标本放入2.5%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4℃保存,用以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然后将肝中叶新鲜组织用OCT包埋剂包埋,-20℃冰箱保存,用以肝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肝左叶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其余肝组织液氮冷冻后置-80℃超低温冰箱保存,用于检测肝组织TG、T-SOD、MDA、ADH、ALDH、T-AOC。结果:1在建模第6周和第7周期间,分别各有1只实验动物死亡。2肝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建模2周后,模型组动物肝细胞开始出现轻度脂肪变,随着建模时间增长,脂肪变性严重程度逐渐加重,7周后部分动物的肝细胞出现弥漫性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变肝细胞占肝小叶的1/3以上,达到脂肪肝标准;模型组动物肝细胞还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现象,对照组动物肝细胞未见明显脂肪变性。3肝组织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随建模时间延长,模型组动物肝细胞胞浆内的红色脂滴逐渐增多,到第7周时,肝细胞浆内可见大量红色脂滴,肝细胞肿大,符合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的特征。对照组动物肝脏中脂滴含量明显少于模型组。4建模7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雄性动物体重增加4.20%(P<0.05),肝重增加6.36%(P<0.05),肝重系数无明显增加(无统计学差异);雌性动物体重增加8.29%(P<0.01),肝重增加10.23%(P<0.01),肝重系数增加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5建模7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血清ALT水平上升一倍,AST水平上升81%,TBA水平上升108%,TG水平上升57%,CHO水平上升27%(均为P<0.01);模型组动物血清TBIL、ALP、GLU、FF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6建模7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肝脏TG上升27%(P<0.05),MDA水平上升53%(P<0.01),T-AOC下降35%(P<0.01);模型组动物肝脏ADH、T-SOD、ALD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7建模7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空腹血糖水平略有上升(无统计学差异),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上升(P<0.01)。8建模7周后,肝组织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肝细胞胞浆疏松;细胞核边缘不规则、不清晰,核仁不明显,电子密度降低;线粒体肿胀,嵴粒模糊不清;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出现断裂;胞浆内可见到大小不一的脂肪滴沉积。结论:1采用酒精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脂肪肝模型,建模7周后,测得模型组实验动物体重与肝重相对于对照组动物均有明显增加;动物肝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已达到脂肪肝的标准。2采用酒精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脂肪肝模型,建模7周后,血清ALT、AST、TBA、TG、CHO水平均明显升高;肝脏T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和肝脏生化数据变化趋势与脂肪肝的临床数据改变相一致,模型建立成功。3采用酒精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脂肪肝模型,建模7周后,肝脏MDA水平明显升高,T-AOC明显下降,T-SOD也有下降趋势,说明在本实验中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可能参与了脂肪肝的形成。4采用酒精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脂肪肝模型,建模7周后,空腹血糖水平略有上升,空腹胰岛素水平上升两倍,经计算得出模型组动物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动物,表明该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其他文献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acuteregulatoryproteinStAR)参与将胆固醇从线粒体外膜转运至内膜的过程。StAR能够增强线粒体内固醇27羟化酶的活性,后者能够将转
目的:肿瘤DC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很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但随着对肿瘤DC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由于受到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单纯使用肿瘤DC疫苗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高能X-
实验目的 升主动脉瘤是大动脉瘤,其发病凶险,易形成夹层动脉瘤和破裂,死亡率极高。为更好的研究临床升主动脉瘤的发病机理,进行升主动脉瘤的治疗,必须建立一个与临床发病过程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片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lung inju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LI/ARDS)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SPF级,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LPS模型组、季德胜蛇药低、中、高剂量组,各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