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bFG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NHIE)提供潜在治疗靶标的新证据。[方 法]体内实验:建立了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SD)大鼠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通过脑大体观、TTC染色、Zea-longa评分、HE染色和组织荧光染色观察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HI)后大鼠急性期(24h)的脑损伤情况。然后经NSS评分、转棒、水迷宫、矿场及Y迷宫检测大鼠HI后远期(60d)的运动、空间记忆、自主探寻及学习记忆功能是否出现障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I后24h大鼠脑组织中bFGF的mRNA和蛋白质相对表达量。体外实验:培养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并经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处理建立了体外HI模型,并验证了 bFGF的mRNA在体外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是否与体内相同。把化学合成bFGF-siRNA三个有效片段转染PC12细胞,利用qRT-PCR筛选出最有效干扰片段,然后把最有效的片段转染原代皮质神经元,成功的干扰bFGF,通过MTT检测、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评价OGD前后bFGF沉默对原代皮质神经元的数量、细胞活力、轴突长度及胞体面积的影响。最后在GENEMANIA网站预测了 bFGF密切相关的分子,经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与bFGF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结 果]体内结果:1、与假手术(Sham)组比较,HI后24h大鼠出现脑肿胀、梗死面积扩大、Zea-longa评分升高(运动能力严重下降)及右侧(梗死侧)皮质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HI后24h经HE染色发现右侧皮质神经元出现空泡化、核固缩、排列紊乱且胞浆疏松淡染。3、与Sham组相比,HI后60d大鼠的NSS评分升高,转棒的时间变短,在水迷宫找到隐藏在水下平台的时间变长、撤掉台子后跨原平台区域的次数变少、原平台所在象限区滞留的时间和路程变短,在矿场中站立时间和理毛时间变短,在Y迷宫找到食物臂的正确率和时间减少、停留错误臂的错误率和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HI后24h大鼠右侧皮质bFGF的mRNA和蛋白质的水平均升高(P<0.05)。体外结果:1、与正常组(Normal组),缺氧(Hypoxia)后24h和OGD后24h的bFGF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与阴性对照组(NC组)相比,三个特异性bFGF siRNA片段-F1,F2和F3中F3片段的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P<0.05)。3、把F3片段转染原代皮质神经元,结果显示在正常条件和OGD条件下,与NC组相比,bFGF-si组的bF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4、OGD前后bFGF沉默均导致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活力下降,胞体面积增大和轴突长度缩短,与NC组或Normal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与OGD+NC组相比,在OGD+bFGF-si组中进一步减少了细胞数量并增加了细胞胞体大小(P<0.05),但没有减少轴突长度。6、通过GENEMANIA预测出与bFGF密切相关的分子是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7、正常条件下NGF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bFGF-si组中较NC组均下调(P<0.05),并在OGD组中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ormal组均上调(P<0.05)。然而,在OGD+bFGF-si组中,与OGD+NC组相比NGF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被下调而IL-1β被上调(P<0.05)。[结 论]bFGF表达水平在HI后24h右侧皮质中升高。在OGD条件下,bFGF升高对维持原代皮质神经元的正常细胞数量和形态至关重要,且可能与NGF上调和IL-1β下调有关。该研究的结果将为未来治疗HIE的疗法提供新的见解和分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