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替格瑞洛是一种与P2Y12受体可逆结合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和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然而,替格瑞洛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这些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口服疗效。因此,本课题拟研制开发替格瑞洛脂质纳米囊(TGL-LNC),以期提高替格瑞洛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增强其口服药理活性。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替格瑞洛脂质纳米囊处方前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替格瑞洛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测定了替格瑞洛原料药在水、p H 1.2盐酸溶液、p H 4.5醋酸盐缓冲液和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实验结果显示,替格瑞洛在p H 1.2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为14.954±0.005μg/m L,在p H 4.5醋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最小,仅为7.397±0.017μg/m L,说明替格瑞洛为低溶解性药物。(2)替格瑞洛脂质纳米囊的制备采用溶解度实验和配伍实验,初步确定Labrafil M 2125CS作为油相,Kolliphor HS15作为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HP作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单因素考察实验、伪三元相图以及D-最优混料设计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4 g处方组成中Labrafil M 2125CS用量为200.0 mg,Kolliphor HS15用量为559.5 mg,Transcutol HP用量为186.5 mg,水用量为1054.0 mg,蛋黄卵磷脂用量为31.0 mg,Na Cl用量为36.2 mg,稀释水相体积为2 ml,药物用量为80 mg。制备工艺中搅拌速度为720 rpm,循环次数为3次。(3)替格瑞洛脂质纳米囊药剂学评价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度和电位分析仪、高速离心机表征TGL-LNC的理化性质,TGL-LNC微观下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4.64±0.13 nm,PDI为0.190±0.021,平均Zeta电位为-3.97±1.07 m V,包封率为98.12±0.46%,载药率为7.48±0.04%,浓度为20.70±0.25 mg/m L。采用透析法进行TGL-LNC的体外释放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p H 1.2和p H 6.8的释放介质中替格瑞洛混悬液释放缓慢,而TGL-LNC释放明显变快。TGL-LNC在p H 1.2盐酸溶液中的体外释放符合Hixcon-Crowell方程,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而在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体外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方程,释药机制为Fick扩散与溶蚀结合。采用冷热循环实验、储存实验考察TGL-LNC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TGL-LN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4)替格瑞洛脂质纳米囊体外肠吸收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肠内液中替格瑞洛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外翻肠囊法评估TGL-LNC的大鼠离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原料药相比,在2 h时间内,TGL-LNC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累计吸收量分别为原料药的2.04、2.19和1.73倍;TGL-LNC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Papp均显著提高,吸收促进率分别为2.00、2.20和1.91,表明TGL-LNC改善了肠道渗透性。通过该实验也证实,空肠是TGL-LNC的主要吸收肠段。(5)替格瑞洛脂质纳米囊药效学评价采用毛细管法和断尾法分别考察了TGL-LNC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TGL-LNC显著增强替格瑞洛的抗凝作用,并且没有增加出血危险。采用小鼠尾部血栓模型评价TGL-LNC的抗血栓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造模48 h后,血栓模型组的小鼠黑尾率为73.37±4.98%,而原料药组和TGL-LNC组的黑尾率分别为38.88±10.51%和27.56±10.29%,48 h血栓抑制率分别为47.00%和62.44%,表明TGL-LNC能显著提高替格瑞洛的抗血栓作用。采用微量反应板法评价TGL-LNC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26.53±5.27%,血栓模型组增加至35.99±9.27%。而原料药组和TGL-LNC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别降至10.85±3.08%和5.87±2.18%,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69.84%和83.70%。这说明模型组血栓的形成增强了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而TGL-LNC增强了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综上所述,本课题成功制备了替格瑞洛脂质纳米囊制剂,并对其进行有关体内外评价。一方面TGL-LNC制备工艺稳定可控,改善了替格瑞洛的溶解度,促进药物释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TGL-LNC增强了替格瑞洛的肠道渗透性以及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