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通过对比Ensite Velocity三维指导下零射线消融与常规X线指导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VOT-PVCs),比较两组的消融时间、手术总时程、手术即刻及远期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等的差别。探讨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在Ensite Velocity三维系统指导下的X线零曝光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二、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病人系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共45例。常规X线消融组共25例,包括11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年龄46.7±12岁。Ensite Velocity三维系统指导下零射线消融组共20例,包括8例男性,12例女性,平均年龄44.3±9.6岁。患者入选标准: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冠脉造影检查排除结构性心脏病,Holter提示高室早负荷(超过10%)或24小时室早总数大于10000次,不愿接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室早体表心电图特点呈:胸前导联QRS波呈类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态,下壁导联呈高幅度R波,胸导联移行常在V3导联或V3导联以后。排除标准:成功标测及消融的靶点并非位于右室流出道者。2.2方法2.2.1术前准备所有入选患者均予手术同意书签字、停用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并经过电生理检査确认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2.2 Ensite Velocity三维系统指导的零X线操作及消融在局麻下进行操作,冠状窦电极借助三维系统在零射线下经左侧股静脉放置,并使用冠状窦电极对右心室流入道、心尖部、三尖瓣环、His束建模,导管从右室缓慢回撤至三尖瓣环并顺时针旋转到达冠状窦口,松弯前送通常可到达冠状窦远端,如进入分支可回撤顺时针旋转继续前送往往可顺利通过。穿刺右股静脉,同样通过“点云技术”方法结合腔内心电图特征将消融导管安全送至三尖瓣环附近,向下打弯并推送至右室(腔内电图记录到大V波),送弯并回撤大头导管至流入道近三尖瓣环处,顺时针旋转并向前推送可使导管进入右心室流出道。使用Ensite Velocity三维系统标测到最早激动点为消融靶点,并在此处行起搏验证确定靶点,最后稳定贴靠靶点后消融。使用中弯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ST.Jude ablation catheter美国圣犹达公司),功率设置为30W、温度设定在43℃。起初先试消融10-20S,如果放电过程中出现自发早搏消失或短时间内室早明显增多,则继续放电达90-120S。2.2.3常规X线指导下标测和消融消融导管经右侧股静脉放置于右室流出道,可控冠状窦电极经左股静脉放置,均在X线透视指导下进行。首先行激动标测寻找最佳靶点,如有满意靶点则在此部位行起搏标测验证靶点是否可靠。使用中弯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ST.Jude ablation catheter美国圣犹达公司),功率设置为30W,温度设定为43℃,试消融10S。如果放电过程中有效则再持续消融90-120S,在消融靶点附近再补3至5个点。2.2.4成功标准(1)即刻成功标准:放电后相同形态室早消失,观察30分钟后室性早搏不能恢复,如有必要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2)远期成功标准:术后半年内定期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较射频消融术前室性早搏总数减少90%以上,室早相关症状消失。2.2.5术后随访术后前3个月,每一个月至门诊复诊,随后至术后半年再次随访,随访期间如出现室早相关症状立即来院随访。以相关症状、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作为消融成功的随访标准。2.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结果45例患者中,Ensite Velocity三维指导下零射线组20例,常规X线下消融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室早起源点、室早总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零射线组和常规X线组手术即刻成功率无明显差别(24/25[96%]VS19/20[95%]),两组间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与常规X线组相比,零X线组的靶点标测时间明显缩短(5.9±2.3VS10.0±3.5min P<0.01),总手术时间零射线组较常规X线射频消融组缩短((67.1±11.4VS81.5±9.7min P<0.05),放电次数零X线组较常规线消融组明显较少(5.5±1.6±10.7±1.5min P<0.01),零X线组手术全程为0射线,常规X线射频消融组平均X线时间为21.7±5.9min。随访半年时间,常规X线消融组复发2例,零X线消融组复发1例。复发率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四、结论Ensite Velocity三维系统指导下的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并且手术全过程为零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