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金银花不同栽培品进行质量研究。方法:对金银花不同栽培品种进行原植物和药材的外观性状鉴别、药材的显微鉴定,同时对金银花药材进行含水量、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一般质量检查;采用UPLC Q-TOF MS法,对金银花不同栽培品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比较;运用HPLC法建立金银花的对照指纹图谱;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树脂联用法制备金银花总酚、总环烯醚萜和总皂苷部位,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对金银花不同有效部位的抗炎活性进行评价;采用UV-VIS法测定皂苷单体化合物、金银花有效部位、各金银花和山银花样品的体外红细胞溶血作用。结果:金银花主流栽培品种(大毛花、鸡爪花、九丰一号、巨花一号和四季花)的原植物外观性状存在差异,但药材的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无显著性差异,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金银花项下的描述。67份金银花样品的含水量在6.9%~10.2%之间,均<12%,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33份金银花样品的水溶性浸出物在39.2%~46.1%之间,醇溶性浸出物在39.2%~45.2%之间。从金银花的各栽培品中定性获得了112个化学成分,其中酚酸类12个,黄酮类6个,环烯醚萜类42个,皂苷类20个,未知成分32个。不同栽培品种的金银花所含酚酸类、环烯醚萜类及黄酮类成分无明显差异,基本保持一致。然而,金银花不同栽培品种所含皂苷类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九丰一号含有的皂苷种类最多,且含量丰富。金银花各栽培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金银花各栽培品种间的差异性小,其内在质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银花总酚、总环烯醚萜及总皂苷部位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中总酚部位抗炎作用最强。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溶血作用无显著性差异;金银花中的忍冬苦苷A、忍冬苦苷B和山银花中的灰毡毛忍冬皂苷甲、川续断皂苷乙、川续断皂苷VI均不具有溶血作用;金银花各有效部位溶血作用的相对强弱为金银花总皂苷部位>总酚部位>总环烯醚萜部位,其中金银花总皂苷部位的质量浓度为0.6 g·L-1时具有较弱的溶血作用。结论:金银花的不同栽培品种可通过原植物的外观性状进行区分。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中尚未对金银花药材的浸出物含量做出明确规定,建议药典收录浸出物含量限量。金银花含有多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作为金银花质量评价和控制的指标性成分,建议增加环烯醚萜类成分,如断马钱子酸,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可以更加全面的控制金银花的质量。34个共有峰构成的金银花药材特征指纹图谱可以用于金银花栽培品的快速鉴别和质量评价。金银花总酚、总环烯醚萜、总皂苷部位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是金银花药效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溶血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各单体皂苷无溶血作用或溶血作用微弱;此外,尽管金银花总皂苷部位的质量浓度为0.6 g·L-1(相当于20 g·L-1生药)时具有较弱的溶血作用,但中药注射液一般不会达到如此高的药物浓度。因此,含有皂苷类成分的金银花与山银花应用于中药注射剂时,其潜在的溶血风险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