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成像技术在头颈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 T-cell lymphoma, NKTCL)中的诊断、分期及预后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2例头颈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PET/CT检查结果、随访情况等,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32例头颈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发病年龄47岁。19例患者原发病灶位于鼻腔,8例位于鼻咽部,其它发病部位包括鼻窦、扁桃体、软腭、牙龈等。常见临床症状包括鼻塞、发热、咽痛、流涕、鼻出血、鼻腔肿物等。32例患者中,13例患者伴随B症状,8例患者颈部淋巴结受累,12例患者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Ann Arbor I期患者15例,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1例,Ⅳ期患者5例。16例患者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评分0分或1分(低危组),13例患者IPI评分2分或3分(中危组),无高危组患者,3例患者IPI评分不详。32例患者中,16例患者行放化疗联合治疗,13例患者仅行化疗,3例患者仅行放疗。32例头颈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4例患者于治疗前行全身PET/CT检查,10例患者于治疗后行PET/CT检查,另8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均行PET/CT检查。于治疗前行PET/CT检查的22例患者中,所有肿瘤原发病灶均被检出(灵敏度100%)。其中2例患者因发热就诊,经PET/CT检查找到原发病灶。20例患者经病理确诊后行PET/CT检查评估全身情况,其中5例患者,PET/CT在CT/MRI检查基础上发现额外病灶,改变了临床分期和后续治疗方案。共18例患者于治疗后行全身PET/CT检查,PET/CT发现13例患者疾病进展、2例患者疾病控制、2例患者无瘤生存,另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2次PET/CT检查分别证实了疾病控制和疾病复发。截止至末次随访(2015年9月),32例患者中17例生存,10例死于肿瘤相关疾病,5例失访,总生存期平均为18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平均为13个月。对治疗前行PET/CT检查的22例患者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症状(P<0.05)、乳酸脱氢酶水平(P<0.01)和治疗方案(P<0.05)是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18F-FDG PET/CT是头颈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重要的诊断、分期及预后检测工具,PET/CT可在评估治疗反应的同时监测疾病的进展或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