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然而城市绿地往往受到城市发展的限制,构建区域性的绿地网络系统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绿地网络理论是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前沿。市域绿地网络是城市绿地网络发展的一个分支方向,是保护和构建完善的地区性生态环境资源,集中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加快地区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在阐述景观格局与绿地网络之间的关联性基础上,以北京、南京、厦门岛、济南等地运用景观生态学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构建绿地网络的建设实践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成都市温江区对市域性的绿地网络系统构建。其结果如下。1、以斑块类型面积、斑块数、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欧几里得最邻近距离、相似毗邻百分比、斑块结合度7个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对研究区现有绿地和规划绿地进行分析。表明2010年的绿地系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现有较为零散的绿地斑块,公园绿地斑块的破碎度降低,连通性有了改观;生产绿地各项指数差距不大,相似毗邻百分比和斑块结合度的变化可以看出规划将现有较为分散的生产绿地进行整合。防护绿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划的公路(铁路),欧几里得最邻近距离可以看出规划防护绿地分布更为分散,各个斑块之间的相互邻接性降低:从斑块个数密度上看,规划将原有附属绿地进行了集中整合,最大斑块指数的增加也表明了优势斑块的面积的增加;公园绿地斑块个数最多的,达到了70个,加之斑块密度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破碎度程度不低,其次为附属绿地,有36个,规划将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破碎化程度有所改观。斑块个数最少是防护绿地,它的破碎化程度低,但是较为分散,连接性不高;从各斑块类型的LPI指数来看,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的优势度较高,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则相反,它们单个斑块面积相对较小,斑块个数较多,从而导致LPI反而较小,分别为7.87和21.97;在几类斑块中,欧几里得最邻近距离最大的是防护绿地,为1046.30,主要因为受相关政策指导下的公路、铁路的建设,不受城市土地规划影响,空间分布上随意性较大;各个规划绿地的各项指数中,相似毗邻百分比和斑块斑块结合度都较高,说明规划中各类型斑块的空间分布还是比较集中的,景观空间连接度较高。2、基于研究区绿地斑块的景观格局特点,对规划中的网络节点和绿地廊道进行分析筛选出82个景观节点用于绿地网络的模拟构建。采用廊道数量、廊道长度以及廊道密度三个指标对6个构建的绿地网络进行廊道结构分析,得出3、4、5、6是较优的廊道类型;网路结构分析采用常见的闭合度、线点率、连接度、成本比四个指数。得出网络4、5、6的α、β、γ指数较高,而成本比较低,因此,通过网络结构指数的比较,可以认为网络4、5、6是温江区绿地网络构建的优化方案。而5在网络4基础上,结合温江区城市发展特点,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将部分重要节点和关键廊道作为重点建设对象进行前期建设,将次要节点廊道作为后期完善补充。最后总结得出网络6作为温江区绿地网络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