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自上世纪50年代末登上世界乒坛竞技顶峰,至今一直保持着总体上的领先地位。但也有一些失利的消息提醒我们,在球类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复杂性以及在比赛中灵活应用是影响球类比赛的一个关键,因此进行技、战术分析在球类的训练和备战比赛中的意义日益重要。本文从2005年-200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公开赛、奥运会、世界杯等重要比赛中挑选出32场比赛录像,使用上海体育学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研制的“乒乓球技战术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用现代乒乓球先进的分析方法之一的“数学模拟诊断方法”进行技战术分析,整个分析的思路是以战术行为、击球位置、击球落点、击球技术为乒乓球技、战术观察指标进行分析诊断,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优秀乒乓球女子运动员最重要的战术行为是从本方相持到对方相持(“相持—相持”)、从本方相持到对方防守(“相持—防守”)、以及从本方进攻到对方防守(“进攻—防守”)和从本方防守到对方进攻(“防守—进攻”),其中,“相持—相持”对中国运动员的获胜概率的影响更大。2、中国队和外国队在战术行为转移概率比较中,中国队发球、进攻的直接得分率均高出外国队,但接发球的直接得分率低于外国队,另外,在“接发球-失分”上中外两队呈显著性差异(t=2.25,p<0.05)。3、在世界级乒乓球比赛中,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击球位置效果依次是侧身位的直接得分率为最高,其次是正手位,反手位击球的直接得分率相对较低。4、中国队和外国队在击球位置转移概率比较中,中国队在正手位击球效果明显的高于外国队。中国队在反手位击球效果上明显的低于外国队,得分率比外国队低,失分率比外国队高。在侧身位击球效果上,中国队在侧身位击球效果上低于外国队,这有可能与中国队运动员采用正反手两面弧圈的打法有关。5、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各击球落点竞技效率值的大小依次是从本方的正手长球到对方的反手长球(“正长—反长”),从本方的反手长球到对方的中路长球(“反长—中长”),从本方的反手长球到对方的正手长球(“反长—正长”),从本方的反手长球到对方的反手长球的竞技效率值(“反长—反长”),其中提高“正长—反长”、“反长—反长”“反长—正长”的击球概率对外国队影响更大,而提高“反长—中长”击球概率对中国队影响很大。6、中外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落点竞技效率值比较中,中国队和外国队从中路短球到反手半长球的竞技效率值差异是呈显著性的。(T=1.97,P<.05)。7、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最重要的击球技术是从弧圈球到弧圈球、弧圈球到快攻、快攻到快攻,其中弧圈球到弧圈球以及从弧圈球到快攻对外国队影响更大。8、中外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击球技术竞技效率值比较中,中国队从劈长到弧圈球的竞技效率值比外国队高,且差异呈显著性(T=2.88,P<.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