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Bx14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小麦中的表达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膳食中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小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在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品质普遍较差,主要反映在加工品质差,尤其是烘烤品质。常规育种技术一直是小麦品质育种的主要手段,成效显著。但由于我国优质种质资源的匮乏,再加上常规育种效率低,周期长等限制因素,延缓了品质育种的进程,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途径去改良小麦品质是非常必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正为小麦品质的改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路线。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高分子谷蛋白亚基与小麦烘烤品质密切相关,并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以基因枪微粒子弹轰击,以幼胚为受体的小麦品质改良遗传转化体系。小麦高分子谷蛋白14和15亚基是我国优质小麦品种所特有的优质亚基,本研究旨在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将HMW-GS1Bx14亚基导入小麦品种陕农757,以改良其加工品质,为我国小麦品质改良寻找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育种方法。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一整套快速简便的小麦植株总DNA的提取方法和外源目的基因PCR检测体系,本实验采用基因池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先将小麦转基因植株按每10株为一组进行DNA提取、浓度检测、PCR特异性扩增,将检测到的阳性组再进行组内单株DNA提取、浓度检测、PCR特异性扩增,进而确定转基因阳性植株,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大大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效率,尤其是在受测群体较大时,此方法显得更为经济有效。   2、通过对所获得的618株小麦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共获得了74株含HMW-GSlBx14基因的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化率为12﹪。   3、转基因植株产生的种子(T1)的SDS-PAGE证明,HMW-GSlBx14基因已获得表达,共发现有4种亚基变异类型:(1)1,7+9,2+12;(2)1,7+9,14,2+4+12;(3)1,14,2+12;(4)1,7+9,14,2+12;(4)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3),(1),(2)。   4、利用花粉通道法导入HMW-GSlBx14基因的技术体系已初步建立,转化受体授粉时间在30一60min之间转化效果最佳,质粒浓度以300ng/μl为宜;转化率高达12﹪。   
其他文献
Objectives: Family caregivers raising children with severe motor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SMID) experience the enormous burden of care.The concept of fami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料作物。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分对于大豆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因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要消耗600-800克水。水分既对大豆植株形态的变化有影响,又会影响其生理反应,进一步对产量形成和品质优劣产生影响。土壤干旱会影响产量形成,干旱程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不同,严重干旱导致减
本文以美国SPACE IMAGEING公司拍摄的四川省金堂县与简阳市交界的云河、塔水一带大约100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IKONOS卫星景观电子图为分析图件,结合Erle C.Ellis研究的景观聚类
本文根据25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和对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目前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生产中长期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土壤养分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 “简称普野”,下同)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公认的近缘野生种,从普野中发掘出栽培稻中已丢失或削弱的优异基因是当前水稻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分别以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和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以优良籼稻品种“特青”和“桂朝2号”为受体亲本的高代回交群体(BC_3)和渗入系群体,对普野中控制花药长度和种子休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