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心理健康的状况、特点,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父母养育孩子提供指导和借鉴。 方法:从两所大学(本科与专科各一所)各抽取150名学生,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54份,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施测。采用SPSS21.0软件包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结果:⑴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其中,强迫症状筛选率最大,是46%,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筛选率为33%,敌对的筛选率为23%。⑵父亲和母亲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教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来自农村、城镇、城市的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关爱因子和控制因子显著高于父亲;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母亲的控制因子上显著正相关(r=0.181.p<0.05);父母的争执情况分别和父母亲的关爱因子和鼓励自主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母:r=-0.214.p<0.01;r=-0.180.p<0.01;父:r=-0.223.p<0.01;r=-0.128,p<0.05);父母的离婚趋势与父母的关爱因子显著正相关(r=0.130.p<0.05;r=0.269.p<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关爱因子与大学生SCL-90总分及所有因子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母亲教养方式中,除了在SCL-90的“其他”项目上,控制因子与大学生的SCL-90总分和所有因子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鼓励自主因子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父亲教养方式中,控制因子与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和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鼓励自主因子只与恐怖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⑶由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关爱因子对抑郁症状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母亲的关爱因子和母亲的控制因子对SCL-90总分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结论: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尚可,但不如专科生。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控制越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争执的频率越大,对孩子的关爱和鼓励就会越少;父母有离婚趋势或已离婚,其对孩子的关爱反而越多;父母给予孩子越多的关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父母对孩子控制得越多,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母亲经常对孩子进行鼓励和支持,让孩子能够自主地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焦虑和抑郁等;父亲对孩子的控制越多,孩子更易出现身体上的不适感,产生抑郁和恐怖,对他人有敌对心理。在多次回归分析中,母亲的关爱因子都进入了方程,所以母亲的关爱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