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国对薄弱学校的改造都是强调从政府的角度投入人、财、物,即依靠外部力量的扶持来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革发展,这样长期以往,很容易造成学校成员的依赖心理,阻碍学校的发展。学校自身力量研究的缺乏和不足是影响薄弱学校改造结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对薄弱学校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原因的分析不全面,政府及学校都忽略薄弱学校自身在改造中的力量。实际上,在当前校际资源配置基本均衡的情况下,正是因为薄弱学校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自我改薄意识淡薄、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才导致了与其他学校仍有较大差距。学校力量是指薄弱学校在改造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是具有发展潜力和能力的,积极调动各方的资源,自主分析、自主选择、自主规划和自主实践以期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转变过去消极被动的观念,充分展现学校的作为。本文以南京市LH学校为例,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试图通过深入了解这所学校改造历程,反思薄弱学校自身力量的可能与困境。文章从学校力量的源泉、呈现、作为和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这所学校自我改造之路。首先,学校力量的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支持,但是薄弱学校想要谋求长远的发展必须将外界的支持转换为学校内部自身的力量。学校通过显性的课程建设和学校环境的创建,以及隐匿的文化滋养和活动浸润,展现了学校力量的作为。然而,学校力量是有强弱之差,在这所学校强调育人观念,而弱化了应试价值。最后,从可能性和困境反思薄弱学校的力量,强调关键人物在学校改造中的作用给学校改造带来希望,而教育理念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是导致学校改造的困境。并且,学校倡导的育人观念与社会主流的升学观念冲突,学校推荐的升学道路对于这些学生可能是一种阶级再制,在这种情况下在反思薄弱学校力量的作用方向。通过对上述四个维度的描述,总结得出当下薄弱学校想要寻求长远的发展,既要争取政府的帮助,更要抛去自我薄弱的意识,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改造。薄弱学校要积极审视自身的力量,这股力量既有张力又具有相撞的作用,引导学校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