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文学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unhua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华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又富有文采,是魏晋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多本钟嵘之说,对张华的评价不高。近年来学界对张华的文学史地位有所重视,但对其诗文还缺乏系统完整的论述。本文试图对张华及其文学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希望对张华的研究有所助益。全文共分三部分:一、张华及其创作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 张华出身寒素,没有家学渊源,对他思想和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其同乡卢钦及其岳父刘放。另外,魏晋之际,政治极其混乱,士人多遭杀戮,严峻的政治环境对张华的心态和文学创作也产主了巨大的影响。最后,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玄学兴起,在这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张华形成了儒玄兼崇的思想性格,这在其诗文中都有所表现。二、张华的文学主张 张华没有文论著作,但由一些零散的资料,可以见出张华的某些文学观点和文学主张。首先,他求新尚丽,追求文学题材的创新,崇尚文学形式的华美;其次,他主张清省,反对繁芜;最后,他主张先情后辞,在重视词采的同时,强调情感的抒发。他的这些主张和观点对陆云及刘勰的文学思想都有所影响。三、张华的文学创作 1、诗歌创作 (1)乐府诗。此类诗歌多讽喻现实,表达张华的建功立业之思,表现出张华诗风的另一个侧面。 (2)五言诗。通过对杂诗、赠答诗和情诗的具体分析,来阐述张华诗歌注重抒情和词采的特色。 (3)四言诗。多应诏唱和之作,但其《励志诗》表达了张华业儒攻文的思想,是四言诗中较为出色之作。 2、诗歌风格 从以赋为诗、善于用典、巧用文字三个方面阐述张华诗歌表现出的新特色,及其对西晋诗风的开启作用。 3、文赋创作 其赋多抒发向往归隐的老庄思想,文则多为儒家道德的反映。表现出其儒玄兼崇的思想性格。艺术上与其诗歌相同,注重藻丽、对仗和用典,整体文风趋向骄俪,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 4、小说创作 张华《博物志》是地理博物体小说,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更注重叙事性和情节结构的完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重要价值。 张华在西晋时期匡复政治,奖掖文学,促成了太康诗坛的繁荣。他开启并倡导的追求华丽之风对西晋甚至南朝的文学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其文学成就虽未达到时代高峰,但其倡导文学、开启诗风之功,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在综述国内游憩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关于游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游憩学科体系的设想,旨在总结国内游憩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游憩学科的构建。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汉语早已成为全球热。现在在泰国开设的汉语课程越来越多,笔者通过为期10个月的在泰汉语教学经历,首先对泰国学校汉语教材进行概述,通过阅读文献
每件事物都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其发展过程反映在时间的连续性上,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同样,作为一门语言,不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时间是构成一个完整的语言
在没有可溶性直链淀粉的情况下,我就用米汤代替。具体方法是:煮稀饭时,看到米粒已 破,立即取上层米汤(不能待到米汤呈稠状后才取,否则不能得到澄清液),静止一昼夜,取上层清液
期刊
<正> 一幅优秀的现代设计作品,除了好的创意外,版面设计往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将文字、图形、色彩、符号等视觉要素,按一定的形式加以编排和组织、其实,作
<正>有"未来支柱产业"之称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经济形态,它的兴起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创意产业凭借着低消耗、低污
会议
通过阐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意义和作用,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艺术精神”是一个很难确切把握的概念,因为它的意义既是游移的,又是笼统的。“游移”表现在从远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艺术精神”一词的内涵都不尽相同,中国艺术精神可以说是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带动了基坑工程的迅速发展,SMW工法围护结构作为基坑围护的一种型式,相对于其他的围护型式具有大壁厚、大深度、抗渗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