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4~33+6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4~33+6周880例PPROM孕妇,根据新生儿是否患有新生儿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118例)和无败血症组(76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败血症组的早产史、行宫颈环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受孕、母体心率>100次/min、期待治疗时间>5d及临产羊水量减少(深度<1cm或指数<2cm)的比例明显高于无败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入院或临产孕周)分布及入院白细胞(WBC)计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F-ET、期待治疗时间>5d、临产孕周为28~31+6周及临产羊水指数<2cm是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结论早产史、宫颈环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母体心率>100次/min、期待治疗时间>5d、临产羊水量减少(深度<1cm或指数<2cm)及孕周(入院或临产孕周)分布与入院白细胞(WBC)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为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其中,IVF-ET、期待治疗时间>5d、临产孕周为28~31+6周及临产水指数<2cm是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IVF-ET术后尤其是孕周相对较小的胎膜早破患者,加强孕期管理、羊水监测,适时期待治疗,可有效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