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示投射是一种特殊的指示现象。它违反了指示的自我中心性,即在言语事件中以发话人为中心的原则,使指示中心从发话人“我”转移到受话人或其他听者身上,或转移到故事中的某个角色,甚至是其它时空点上。指示投射最早由Lyons在《语义学》一书中提出,之后引起了心理学家,语用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主要从语用和认知角度对这一特殊的指示现象进行了重要的探索,但“缺乏系统与深入分析,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国外”(孙蕾75)。鉴于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内对指示投射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应的心理空间模型揭示指示投射过程中意义的建构过程。并基于此,从认知角度对指示投射重新定义和分类。本文试在Lyons提出的三种指示投射的基础上,提出语篇指示投射和社会指示投射,并从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中的跨域映射,分析指示投射与概念整合的关系,并分别在这一框架内分析五种指示投射的意义建构过程。研究发现,指示投射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由于指示投射涉及指示中心的转移,转移过程中发话人除了自己所在的现实空间外,不断建立心理空间,然后通过有选择的跨域映射,使发话人的指示中心投射到受话人或其他人所在的心理空间中。当发话人和受话人所在心理空间的共有信息先投射到类属空间继而投射到融合空间,产生新的信息时,就完成了指示投射。因此,概念整合的运行机制可以运用到指示投射的意义建构过程中。本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认知角度探讨指示投射现象的本质特征和意义建构过程,为这一特殊的指示现象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解决了传统的语用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是指示投射研究一次有益的尝试,体现了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现象的强大解释力,拓展了认知理论在其他领域的运用;(2)概念整合理论对指示投射意义建构过程的展现,对英语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如在语法教学中,尤其是时态教学中引入指示投射的概念,既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时态转换和视点转换的关系,又能更好的解释一些重要的语法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反映了认知教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