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y-fuel下NO排放的中试试验和模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世界的CO2排放量逐年上升,由此带来的温室效应全球极端气候、陆地淹没日趋严重。中国作为全世界CO2排放第二大国,后京都时代压力越来越大。Oxy-fuel技术是一种新型的CO2减排技术,同时,该技术该可以实现燃煤过程中NOx、SOx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功能。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国内首台中试规模的Oxy-fuel试验台架,并在此台架上进行了Oxy-fuel的NOx排放特点的研究。针对一种贫煤,分别进行了空气、O2+CO2、O2+RFG(冷循环)和O2+RFG(热循环)四种不同工况的试验。试验中对空气和O2+CO2两工况下炉膛内温度场、O2、CO、NOx等进行了测量对比。结果表明,Oxy-fuel技术下采用炉膛微正压可得到90%以上CO2的烟气;由于Oxy-fuel燃烧烟气排放量大为减少,Oxy-fuel下炉膛出口的的NOx体积浓度比空气下的高,但转化为mg/kg煤指标后大大减少,O2+RFG(热循环)下Nox排放为2450.37mg/kg煤,相比空气下降低了53.47%,这主要是由于炉内高CO浓度和NOx的循环分解造成的。热循环下炉内喷钙的脱硝率和脱硫率分别为83.56%和93.36%。
   利用FLUENT商业软件对中试台架的竖直燃烧炉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网格划分和模型选取,对空气和30%O2+70%CO2 两个工况进行模拟,过量系数均为1.2。结果表明,Oxy-fuel下炉膛最高温度比空气下稍微较高,炉内CO浓度比空气下高40%左右,Oxy-fuel下炉内最高、容积平均和炉膛出口Nox体积浓度均比空气下高。将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比,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符合试验测量值,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模型以及模拟方法是合适的。模拟研究表明采用Oxy-fuel技术具有很明显的低NOx排放特点,燃烧过程中CO比空气气氛下要高很多,这是燃料NOx被还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炉内温度场也与空气气氛很相似,采用Oxy-fuel技术改造现有燃煤锅炉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由于抗生素类兽药的滥用、畜禽粪便安全化处理技术的不足及环境管理的缺失,中国及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城郊畜牧业养殖厂周边农田土壤-蔬菜系统,常成为残留和滋生抗生素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的高风险热点“源”和“汇”。农田土壤中残留和滋生多种抗性细菌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显著的安全隐患。噬菌体疗法靶向灭活土壤-蔬菜体系中抗性细菌的技术为修复此类污染土壤提供了全新途径。(1)本研究以南京城郊某奶牛场牛粪堆积池
学位
蚯蚓通过掘穴、取食、排泄等活动,在土壤中形成诸如穴壁、肠道、蚓粪等一系列与周围土壤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活性微域,这些活性微域是许多重要土壤过程频繁发生的热域,也是蚯蚓调控土壤功能的重要场所。土壤原生生物作为继细菌、真菌后的土壤第三大微(型)生物区系,具有数量大、多样性丰富、分布广泛等特点,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原生生物群落对于蚯蚓活动的响应机制仍缺乏系统的研究。
学位
植物根系在植物生物量中的占比较大,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植物根的分解一方面通过释放二氧化碳至大气影响碳的流动,另一方面通过释放养分元素供植物利用进而调节土壤的养分循环。因此,根系的分解对土壤中碳和养分的流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地区拥有非常庞大的地下根系生物量,是一个巨大的有机碳库。作为影响凋落物分解的生物因子,青藏高原庞大的活根系势必会大程度地影响根系凋落物的分解和土壤碳流通,对大气二氧
学位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以及农业化肥的大量施用,世界各地的陆地生态系统都已经或正在经历着急剧增加的酸沉积和人为活性氮输入。酸性沉降和人为活性氮输入往往会降低土壤的pH值,导致多种生态效应,包括改变植物和微生物的群落,影响土壤性质等。土壤pH值的降低所造成的这些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同时提供或维持多种功能和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然而,土壤pH值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的影响,很少
学位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为活动加剧,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迅速增加,引起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气候变暖、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沉降的增加。如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已成为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物候是对生物事件发生时间的研究,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植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候特征对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最早且最为明显。其中,植物繁殖物候作为植物物候的重要特征,其变化能够影响基因流动、种群维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Nuclear factor Y (NF-Y) is a heterotrimeric, DNA-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TF) that is conserved in all eukaryotes,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subunits, NF-YA, NF-YB, and NF-YC, and binds to the CCAA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