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中医证治特点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dejing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2011-2012年度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以探讨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相关因素,并研究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治疗特点。2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25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合并症、并发症及生活习惯等一般情况及血脂、血糖、尿酸等实验室指标及症状、证候分布、舌象、脉象及中药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不增厚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及血脂、血糖等方面的差异,并且描述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的证候特点。3研究结果3.1本研究共收集糖尿病患者共1625例,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下列统称:异常组)的患者年龄分布以51-60岁所占比例最高(32.54%),同样的,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不增厚(下列统称:正常组)的患者年龄分布以51-60岁所占比例最高(34.01%)。3.2异常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最长为48年,以诊断6-10年的患者最多。正常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最长为28年,以诊断6-10年为最多。3.3肥胖在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异常组患者超重占总病例数的41.18%,正常组患者超重占总病例数的39.92%。3.4异常组113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并发症依次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66%),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70.55%),糖尿病肾病(37.0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4.74%)。正常组49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并发症依次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7.8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48%),糖尿病肾病(20.57%),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19.14%)。3.5异常组113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病(68.17%),血脂紊乱(62.43%),脂肪肝(38.36%),脑梗塞(37.13%),冠心病(34.04%)。正常组49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合并症依次为血脂紊乱(58.45%),脂肪肝(51.12%),高血压病(40.33%),甲状腺结节(18.74%),骨质疏松(14.87%)。3.6本课题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24小时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进行了统计学描述。异常组113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为T波改变(22.93%),ST改变(20.37%),Ⅰ度房室传导阻滞(5.91%),房性早搏(4.06%),窦性心动过缓(3.79%)。正常组49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为T波改变(14.26%),ST改变(10.39%),窦性心动过缓(4.48%),P-R间期延长(3.26%),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05%)。异常组中T2DM患者24h心电图异常表现发生最多的为房性早搏(81.39%),室性早搏(49.03%),T波改变(36.86%),房性心动过速(30.60%),ST改变(18.78%)。正常组中T2DM患者24h心电图异常表现发生最多的为房性早搏(66.06%),T波改变(35.44%),室性早搏(30.57%),房性心动过速(10.39%),ST改变(7.54%)。异常组113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心脏彩超异常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78.48%),二尖瓣返流(30.16%),三尖瓣返流(17.81%),主动脉瓣返流(17.02%),室间隔增厚(6.17%)。正常组49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最多的心脏彩超异常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49.49%),二尖瓣返流(18.13%),二尖瓣后叶退变(13.44%),三尖瓣返流(10.59%),主动脉瓣返流(6.72%)。3.7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常见,异常组中气阴两虚型占总病例数的81.66%,正常组中气阴两虚型占总病例数的72.71%.3.8异常组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口干(85.36%)、乏力(75.49%)、四肢麻木(47.27%)、夜尿频多(41.89%)、多饮(41.80%)。正常组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口干(88.59%)、乏力(76.37%)、多饮(42.97%)、四肢麻木(41.14%)、视物模糊(35.23%)。3.8异常组患者最常见的舌象为暗(61.38%)、红(52.65%)、淡(24.43%),苔薄430(37.92%)、白(39.68%)、黄(35.63%)。正常组最常见的舌象为暗(48.07%)、红(47.66%)、淡(20.77%),苔白(44.20%)、薄(34.83%)、腻(28.51%)。3.9异常组患者最常见的脉象为弦(45.24%)、细(41.89%)、沉(25.40%),正常组患者最常见的脉象为(41.55%)、弦(35.64%)、沉(27.70%)。3.10按中药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茯芩(667次),黄芪(562次),麦冬(518次),生地(518次),太子参(516次)。按中药功效分类,使用最多的药物是补虚药(21种)和清热药(20种),补虚药中使用最多的是补气药(51.82%),清热药中使用最多的是清热凉血药(62.12%)。按中药药性分类,使用最多的为温性药(32种),平性药(29种)。按中药药味统计,使用最多的为甘味药共57种。按归经分类,入心经的药物最多(30.46%)。4研究结论4.1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4.2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血沉、糖化血红蛋白、尿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有密切关系。4.3本研究发现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最常见的证型为气阴两虚,最容易兼夹瘀血及湿邪。4.4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最常见的症状除传统意义上口干多饮、多尿外,乏力也在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中普遍存在。4.5无论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否增厚,最常见的舌象均为暗红舌。4.6对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最常使用的中药为茯苓,黄芪,麦冬,生地,太子参。按中药功效对异常组所有药物进行总结后发现使用最多的为补虚药和清热药。按中药药性分类,使用最多的为温性药和平性药。按中药药味统计,使用最多的为甘味药。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危险的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对各科室送检标本实施MRSA菌株分离,然后采用1∶1成组病例对照选取非医院MRSA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和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人类社会逐步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相当多的智能终端产品因其复杂的操作方法让人们望而却步。而传
目的 :探讨TGF β1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浓度的TGF β1作用于口腔鳞癌TSCCa细胞系及颈淋巴转移癌GNM细胞系中相关基因c myc、c erbB2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概念的基本要素,揭示了数学对象的本质,为数学理解提供了载体。正因为如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符号意识”作为重要
据美刊《轻金属时代(Light Metal Age,June2009:53-54)》报道,日本神户市(Kobe Shi)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公司发明一种作为热传输用的复合铝合金,用于制造热交换器,在美国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广泛,从1962年发现萘啶酸以来,该药物已发展到几十种,一批新的喹诺酮类药物正在研制中。本文介绍喹诺酮类药物的近期研究发展状况。1分类[1~4]在为数众
目的总结9例院内子痫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避免或减少院内子痫发生可能性。方法回顾2002~2009年我院诊断院内子痫9例病例,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将9例院内子痫分为2组。①子痫发作前
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尝试对我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判的研究,探讨更加准确、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了解教学过程中的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引发了一场整体性变革,使我国的总体性社会开始分化。这种分化给改革前期的中国社会带来活力,但也为
本文以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人为干扰程度巨大,土地损毁极为严重的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黄土区露天煤矿扰动地貌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黄土区露天煤矿在“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