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视野下的婚恋奇观——以“非诚勿扰”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个体的情感体验一直为学者所关注,其婚恋观更是其视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后现代工具理性的统治地位的巩固,使得个体的婚恋观较之传统社会的婚恋观的有着质的差异。本论文将此纳入媒介环境学视野,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察。   现代社会处于韦伯意义上的“祛魅”的理性化过程,尽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韦伯甚至已经发觉“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①当时当代社会的媒介环境将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在个体最为私密的婚恋体验中也渐受影响。这种“祛魅”似乎让一切都能通过计算而掌握,爱情已经没有什么神秘的、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更糟糕的是,由于媒介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种,所以人们无法脱逃。《非诚勿扰》作为一档大型颇具影响力的婚恋节目,立足于生活,将各行各业的适龄男女聚集在一起,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将其婚恋实况呈现给千万观众,由此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今男女的婚恋观,也可感知媒介环境对婚恋观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能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侧面分析之。   在此背景之下,文章分为四个层次论述。第一层次扼要说明现代社会里的婚恋奇观,将《非诚勿扰》呈现出的婚恋观与传统的将以比较,并找出其中的异质因子;第二层次将深入分析媒介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如何影响了个体的婚恋观;第三层次则细致分析这种媒介环境在影响个体婚恋观的同时,对个体私密情感其他方面的冲击;第四层面则在批判当下如此婚恋观不可行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寻找一份属于个体的真正爱情,并力求能让这份真爱伴随个体一生。
其他文献
《礼记要义》是南宋末期着名理学家魏了翁所着《九经要义》之一,其版本当以现存国家图书馆宋刻本为源头,向为学界所重,也是公认的善本。其书三十三卷,乃删节《礼记》经文、郑玄《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是整合女性主义与传播学两个重要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融女性主义与传播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研究,这种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