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钒污染修复旨在降低土壤中钒的毒性,以免土壤中的钒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和生物体中富集。由于国内针对土壤钒污染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数据资料积累有限,所以,针对农业土壤我国还没有钒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因此,我国在针对土壤钒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特别是在秦岭山区和四川等一些高钒背景地区及矿区,亟待收集和积累研究结果,以深化矿区的土壤修复。鉴于生物炭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良好的吸附能力,其对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钒污染修复旨在降低土壤中钒的毒性,以免土壤中的钒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和生物体中富集。由于国内针对土壤钒污染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数据资料积累有限,所以,针对农业土壤我国还没有钒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因此,我国在针对土壤钒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特别是在秦岭山区和四川等一些高钒背景地区及矿区,亟待收集和积累研究结果,以深化矿区的土壤修复。鉴于生物炭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良好的吸附能力,其对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在土壤污染修复中被广为重视。土壤中的氧化铁同样具有高活性及易于发生形态转化
其他文献
为全面了解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耕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土壤在不同暴露途径下的人体健康风险,并初步探讨示范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本研究通过采集示范区林地土壤、旱地土及农作物(玉米、土豆、刺梨、青菜、核桃和大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析样品中Cr、Co、Cu、Cd、Pb、Zn、As和Ni的含量。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揭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
镉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有韧性和延展性,且耐腐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这导致大量的镉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严重污染。传统的镉废水处理方法有沉淀法、电化学方法、膜过滤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成本较高,与之相比,生物吸附法具有经济有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有吸收重金属能力的生物有多种,如植物、真菌、细菌和微藻等,其中微藻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价廉易得、对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但目
微塑料(个体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由于具有来源广泛、环境存在周期长、易迁移、比表面积大、容易富集污染物、易被生物吞食等特点,微塑料已经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及使用国,目前国内关于微塑料的污染调查研究严重不足,特别是在西北地区。为此,本研究选取乌梁素海表层水体和沉积物、陕西省室内及室外环境中的大气沉降物作
植物修复是一种成本低、绿色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表面活性剂可活化土壤重金属,进一步强化植物对其的吸收能力。本研究以湖南Cd、As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为目标,在盆栽土壤中施加槐糖脂(SL)、曲拉通-100(TX-1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三种不同表面活性剂,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研究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对Cd、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室内盆栽
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毒害作用会抑制作物生长,适量施硒能缓解镉对植物的胁迫作用,有关硒镉相互作用对植物硒、镉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已有很多研究,但有关不同外源硒种类及用量对镉解毒作用的差异及其机理尚不清楚。且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多采用外源添加镉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有关对外源硒对自然镉污染土壤的镉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尚未见系统报道。因此,本研究选用自然镉污染土壤及十字花科植物小白菜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中可持续的土壤碳固存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有助于增加农业生产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程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渭北旱塬地区,农民多采用翻耕来吸纳有限的降雨来增加土壤水分,但长期的翻耕形成的疏松裸露的土壤结构虽有利于水分的吸纳,但却不利于水分的保存。此外,长期的翻耕造成土壤团聚体破碎,土壤有机碳与空气的充分接触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流失和土壤CO_2的排放。保护
水泥窑使用高硫石灰石矿和高硫燃料时,SO_2排放不能满足最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因而开发高效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对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控制非常必要。本文根据水泥窑烟气的特点,研究合适的烟气脱硫技术来降低SO_2排放,同时分析实例的运行效果并做出综合评价,对于减少大污染物排放及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1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含硫量高的特点,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