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结构是财务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理论上解释公司选择某一特定资本结构的主要原因,揭示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及公司管理行为的内在关系,为公司资本结构决策和投融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经济学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原因和机理加以解释,形成了不同流派的资本结构理论,但这些理论在试图解释特定对象的企业资本结构时,却产生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 1、为什么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缺乏普遍的解释力?资本结构理论能够解释某一个国家企业资本结构形成机制却不能解释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资本结构。各国融资选择的内在动因差别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些宏观法律制度因素导致企业经营者融资动因的差异?是否可以认为这些制度因素也是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内生变量?2、为什么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缺乏持久的解释力?资本结构理论在解释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企业资本结构时却不能解释另一个历史时期的企业资本结构。以至于不得不寻找新的内在动因和理论依据?法律制度的变迁是否导致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内在动因的变迁,是否进一步说明了法律制度因素是企业资本结构决定的内生变量?3、曾经比较流行的“银行导向”与“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差异,一度解释了日本、德国企业资本结构和治理机制与英美国家之间的差异。但如何解释银行系统和市场系统都不发达的法国企业的低负债结构,和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系统都很发达的日本企业的高负债结构?如何解释世界各国企业资本结构和治理机制的趋同现象?是不是存在比金融系统更广泛的法律制度因素在对金融系统本身、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治理机制起着引导或决定作用?4、中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度对其起着怎样的作用?政府“优化资本结构”等政策将起到怎样的政策效果?政府应该如何从宏观上构架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外在法律制度环境?5、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与公司治理机制何以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内在动因差异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中国上市公司大肆配股、增发,无限制地融措投资者的股权资金,又不给投资者以应有的回报?应该构建一种怎样的法律制度环境,才能使上市公司的各种利益主体得以在一个公平的地位上进行市场力量的均衡博弈? 源于美国经济背景的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不仅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的企业资本结构现状,而且不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其他发达国家的资本结构状况。本文认为,把法律制度框架与投融资环境条件看作既定的假设是传统理论缺乏广泛解释力的主要原因。宏观法律制度因素一方面由于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对投资者赋予的权力不同而影响了企业的治理机制。前者所赋予企业的外在金融条件和后者所具有的企业利益主体的市场行为,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财务行为,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 本文提出资本结构形成机理的主导环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在不同的宏观政策制度、法律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主导因素和形成机理有所不同。随着宏观条件的改变,主导因素发生改变,资本结构的形成机理也随之而变。在这一思路下,资本结构问题研究的关键是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以及对与资本结构相应的治理机制的研究。对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经济体而言,存在企业资本结构形成机理的主导机制,包括“制度适应”和“市场博弈”两个主导环,主导环内的经济要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决定起着主导的作用。主导环是动态的,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法律制度的变迁,主导环可能变成非主导环,非主导环则可能变成主导环。 “制度适应”对资本结构的作用机理是,在宏观政策、法律、制度环境很不健全时,企业的财务行为将受制于残缺的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直接干预,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是企业对宏观制度条件的被动适应,或是企业与政府之间针对政策制度条件博弈的结果。在制度适应机制作用下,残缺的市场制度体系将引起企业目标函数的异化和财务行为的异化,从而导致畸形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这将诱导和促进宏观制度的变迁,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成为政府的一项政策措施或制度安排,从企业角度研究资本结构优化问题没有现实意义,因为它不是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本资源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或帕累托改进,而是企业对政策制度的被动适应。畸形的资本结构所带来的残缺的治理机制促使制度的变迁。 “市场博弈”对资本结构的作用机理是,在宏观政策、法律、制度环境十分健全并且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这些宏观要素看成是既定的条件,企业所在经济体的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宏观要素的作用是构架一个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健全的微观基础,企业资本结构成为与企业财务行为相关的各利益主体对企业现金流权、控制权等争夺的市场博弈结果。在这一主导环作用下,各种力量的均衡结果使企业的治理结构趋于合理和健全。介于两者之间的是过渡机制,即处于由制度主导作用向市场主导作用过渡的资本结构形成机理。其形成机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