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扩招并未给农村学子带来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促进阶层流动的功能弱化,在教育投入和回报失衡的情况下,底层社会中再次兴起读书无用论。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阶层、城乡、种族、性别等维度上的分布存在着不平等;但如果切换视角,转向对个体的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总有缺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底层学子打破阶层再生产的循环,成功获取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稀缺机会。这些处境不利学生是如何做到的?他们的学业状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因素促使他们实现学业抗逆?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H大学(985工程大学)和W学院(地方职业技术学院)来自农村的27名学生的访谈和对比分析,了解处境不利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经历,探寻他们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初步对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抗逆做一个分析。从教育经历和学业特点来看,H大学的处境不利学生就读的学校层次随着升学不断变好,从村落的小学到县/市的重点中学;而W高校的处境不利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就读学校的层次明显低于H高校的学生。处境不利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一般会经历两次升学,由此带来两次学业优势的下滑,能否成功应对阶段转换所带来的学业转折,成为处境不利学生学业分化的一个关键。升学也让他们接触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但同时也让他们面对更多的诱惑,如网络游戏、小说和青春期的感情等,这些往往导致他们学业成绩的波动和下滑,如何克服和处理这些诱惑,成为处境不利学生能否保持学业优势的另一个关键。影响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抗逆的因素有三:家庭、学校层次和教师。从家庭来看,学业抗逆的处境不利学生家庭环境稳定和谐,父母感情好;尽管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但父母节俭生活努力为子女提供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与学生交流沟通表现出适度要求的特点,不会不闻不问,也不会过分唠叨和担心;对学生的教养先严后松,基础教育阶段早期对学生要求和管教较严格,后期更多地选择放手让学生自己把握,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从学校层次来看,层次越高的学校云集更多优秀的学生,学习氛围更浓厚,学习竞争更激烈,有益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和高考目标,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业压力和动力。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同时也意味着更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处境不利学生学业多有裨益。处境不利学生家庭将教育的责任全部转嫁到教师身上。从研究结果来看,教师能够补足处境不利学生家庭所缺失的文化资本,不仅给他们学业上的指导,还会传递给他们一些更有利于学业的价值观;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间接带来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师的重视可以给处境不利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课余给处境不利学生“补差”也是某些学生学业转好的关键。本研究还发现,英语是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抗逆的一个壁垒,英语基础的薄弱和对英语的陌生导致他们的英语学习困难重重,成为他们被学校教育排斥的一个关键。而本研究所揭示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表明文化资本对学生学业成就具有决定性影响,这落入资本结构影响学业成就的窠臼。因此,过分倚赖教师获取文化资本的处境不利学生,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失衡,教师承担过多的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