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向知识经济调整,具有“时空压缩”、“地理消亡”效应的高铁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四纵四横”高铁骨架网已经形成,并拥有世界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路网,高铁走廊已出现了“候鸟族”、“钟摆族”等跨城流动族群和“跨城职住”、“跨城就医”等流动现象,城市间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高流动性使原本由距离主导的“地方空间”逐渐转化为由时间主导的“流动空间”。新的空间形态下的经济效应是否产生有别于传统空间形态下的经济效应?为此,本论文在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遵循理论分析→描述性分析→实证分析→经验分析→对策建议的思路,对我国高铁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具体结论如下: (1)理论研究发现,高铁一方面可显著提升地区交通技术水平,产生成本引致的就业效应;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地区市场可达性,产生消费引致的就业效应。因此,高铁可以促进地区就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高铁会改变知识可达性的空间收益,因此在城市系统中对于控制工资率差距具有决定性作用。高铁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增加有效劳动力供给或影响地区工资的方式影响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高铁可以优化地区经济增长空间。 (2)描述性分析发现,中国铁路网发展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分为初步建设、网络骨架、走廊建筑、深度强化和高铁建设5个阶段。借助2014年高铁列车时刻表统计分析发现,与普铁相比,31个省会城市之间高铁的平均最短旅行时间由24.50小时下降到17.22小时,提升29.58%;经济潜力可达性平均提升73.02%,日常可达性平均提升161.02%,高铁的直接经济效应显著。高铁开通后,省会城市间的最短旅行时间和经济潜力可达性的均衡程度降低,但日常可达性的差距进一步减小,均衡发展趋势显著。高铁的间接经济效应评价表明高铁可能产生诸如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等间接经济效应。 (3)就业效应计量分析发现,高铁的总体就业效应显著,其弹性系数为0.207,但分地区研究发现高铁主要我国东、中部大型高铁城市的就业影响显著,对西部中、小型高铁城市的就业影响并不显著,说明高铁就业效应的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是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合理规划为前提条件的;分行业分析发现高铁显著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就业水平、促进了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330、0.175和0.189,但高铁主要对东部大型高铁城市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con)和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itc)等高附加值行业、中部小型高铁城市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消费性服务业影响显著;高铁走廊研究发现,高铁不仅对就业水平较低的高铁城市(0.2和0.3分位数)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作用,而且对就业水平较高(0.8分位数)的高铁城市具有更强的极化推动作用,区域就业一体化效应显现。 (4)工资效应计量分析发现,高铁的知识可达性对工资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050;细分可达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可达性影响幅度最大,其弹性系数为0.083,创新资本可达性影响幅度最小,其弹性系数为0.044,创新资本可达性对工资增长影响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知识资本可达性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知识资本可达性对工资增长影响相对较小,其弹性系数仅为0.036,而知识资本可达性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其影响幅度反而最大,其弹性系数为0.060。 (5)经济增长效应计量分析发现,高铁总体上显著促进了高铁城市的经济增长,其弹性系数为0.149;高铁通过工资和就业对东部和大型高铁城市地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余地区为负,说明在中国东部大型高铁城市高铁通过工资和就业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大于高铁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低成本便利效应,而高铁给中西部中小城市主要带来的是居民生活的低成本便利效应。 (6)国外经验分析表明,高铁具有时空收缩、影响运输市场份额等直接经济效应,具有扩大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优化高铁走廊资源配置和重构城市区域系统的区域间接效应,具有促进城市空间系统重组、提高城市区位优势和促进城市功能空间动态协同整合的城市间接效应。未来国内高铁发展的挑战主要包括如何提高高铁交通效率和构建互补的综合运输系统的挑战、如何缩小区域层面的地区差距和借助城际高铁形成一个新的巨型区域系统的挑战以及如何借助高铁重塑城市系统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挑战。 (7)相关对策建议包括:“软”、“硬”兼施提升高铁运行效率;协调好高铁建设与城市转型战略之间的关系;差异化引导不同节点城市协同规划。以高铁站点城市为基点,整合周边区域产业,形成以高铁为纽带的城市群,把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带向内生增长发展模式;高铁沿线核心城市积极构建总部经济,促进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高铁交汇站点城市应中端化布局其产业、宜居化其商务地点;高铁沿线非核心城市应以站点为轴心、实现产业分工专业化,同时注意其商务活动的培育;未建高铁城市应主动接驳高铁,融入中国内生发展时代的高铁网,加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高铁协调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