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裔英国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代表小说《午夜之子》在1981年发表之初就拿下包括“布克奖”等多项大奖,1993年又赢得“特别布克奖”。《午夜之子》讲述了印度独立前后一个中产阶级家族的史诗。尽管这部史诗由男性讲述,女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纳西姆和阿米娜是家里的顶梁柱,贾米拉是国家的女英雄,甘地夫人是雷厉风行的女政治家。本文旨在以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来解读《午夜之子》中的女性角色,从“后殖民”和“女性”双重角度来探讨在独立后的印度,女性在种族、性别等方面的处境以及她们对此所做出的反抗。根据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第三世界女性处在父权制与殖民统治的夹缝中,面临着被双重边缘化的困境,除此之外,西方女性在面对她们时普遍有一种优越感,因此她们丧失了话语权,沦为沉默的“属下”。在独立后的印度,文化殖民成为宗主国继续统治的新形式,阿米娜无视英国前房主的无理要求,纳西姆对丈夫留学归来带回的西方思想极力抵制,这种抵制同时也是对父权制的抵制。除了纳西姆,其他女性也都开始不同程度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诉求,在家里,阿米娜利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掌握经济大权,在社会上,贾米拉通过歌唱爱国歌曲成为受人景仰的“国民女英雄”。在面对白人女性时,她们也展现了印度上层阶级的风度和无畏的精神。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拉什迪通过《午夜之子》让印度女性为自己发出了声音,反映出了拉什迪对印度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两性平等的希冀,展现了拉什迪对第三世界女性出路的关心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