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麻醉/镇静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已有较多报道证实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能较好地监测睡眠与清醒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对术中知晓以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都有较高的灵敏度。然而,在不同麻醉状态下,电针是否对镇静有影响,AAI是否会有改变目前尚无相关报道。因此,本课题观察电针在不同麻醉方法,不同麻醉药浓度时对AAI的影响。 方法: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研究分成二部分。 第一部分丙泊酚镇静时电针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选择择期手术的病人24例(ASAI-II级),随机分为I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1.Oug/m1)、II组(1.5ug/m1)、III组(2.Oug/m1)三组。用Gaseby3500目标浓度控制输注系统(TCI)静脉输入丙泊酚,待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平衡20min后,电针单侧合谷、内关穴,记录镇静前、电针前即刻、电针后1min、2min、3min、4min、5min、10min、15min、20min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心率(HR)、血压(BP)。 第二部分异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时电针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行异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的病人24例(ASAI-II级),随机分为I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O.4MAC)、II组(0.6MAC)、III组(0.8MAC)三组。待手术进腹探查完毕后,调节蒸发器至所需异氟醚MAC20min后,电针单侧合谷、内关穴,记录麻醉前、电针前即刻、电针后1min、2min、3min、4min、5Inin、10min、15min、20min时AAI、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有创动脉压(MAP)、HR。 结果: L丙泊酚镇静时电针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1)AAI:与镇静前相比,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O.05)。 2.异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时电针对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1)AAI:与麻醉前相比,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1.在丙泊酚镇静时,AAI能灵敏地反映电针针刺时引起的疼痛反应,TCI丙泊酚浓度越低,PAl升高的幅度越大,延长的时间越长。另外,在丙泊酚TCI中等浓度时(1.5ug/m1),电针可加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 2.异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后,电针针刺时的疼痛反应不明显,AAl只在麻醉较浅的I组有变化;而电针对各组的镇静作用无明显作用。 3.在循环方面,电针在本课题所选择的范围内无明显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及CHOP的相关性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内质网应激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为临床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主要由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分泌。胞外HMGB1作为一种促炎因子,通过分子相关模式,招募与其相关的炎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