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公众对医疗服务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提出严峻考验。医护人员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和交流的一线工作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高强度的职业压力在双方频繁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必然带来高强度的情绪劳动。情绪劳动作为一种劳动表现形式,积极的方面能够促进隐患服务双方的和谐;情绪劳动引起的负面作用会致使医患关系不和谐,甚至引起医患冲突。因此医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医护人员情绪劳动策略的管理。 本研究以Grandey的情绪劳动调节模型为分析框架,结合组织行为学和卫生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成果,对Z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情绪劳动问题展开个案研究。研究将Z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情绪劳动结构分为为“表层扮演策略”、“深层扮演策略”和“真实情绪表现策略”三个维度;前因变量主要集中在个人因素和环境变量的测量上;结果变量主要是开展医护人员情绪劳动策略后引起的结果,主要分为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两大类,主要是对个体结果和工作表现的测量。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Z市中心医院的20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医护人员情绪劳动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从提高医护人员情绪感知能力和策略使用能力、完善和优化医院当前情绪管理和引导制度以及优化社会医患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提升Z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情绪管理能力的具体路径。本研究探讨情绪劳动对医护人员职业工作、医患关系和生活的影响,以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为医院管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