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竭是传统的名贵中药,在我国应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活血化瘀、祛腐生肌、止血收敛、消肿止痛等方面。而血竭总黄酮已开发成普通胶囊剂应用于抑制静脉血栓形成,局灶性脑缺血,治疗缺血性脑水肿。本研究以国产龙血竭黄酮为模型药物,依据心血管疾病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缓释制剂——龙血竭黄酮缓释胶囊。该制剂可以缓慢释药,维持血药浓度平稳,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而且该制剂是由缓释小丸组成,属剂量分散型,一次剂量由多个单元组成,释药规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以避免一般缓释制剂存在的突释现象,服用安全。本研究首先建立龙血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然后依据黄酮的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龙血竭黄酮,以龙血竭黄酮含量为指标,选择最好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丙酮、乙醚、碱溶酸析等步骤提取的黄酮成分含量最高;并测定了提取物中指标成分龙血素A与龙血素B的含量;并使用化学显色法和高效液相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鉴定了提取物中的黄酮成分。龙血竭黄酮几乎不溶于水,其生物利用度低,难以将其制成缓释制剂;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将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龙血竭黄酮小丸,增加药物的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建立龙血竭小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泊洛沙姆和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材料,采用滴制法制备龙血竭黄酮小丸。以溶出速度和硬度为指标,考察龙血竭黄酮用量和不同的载体材料及用量对小丸的溶出度和硬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龙血竭小丸的最优处方。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和生产成本的考虑,最终确定:龙血竭黄酮用量:泊洛沙姆F68用量:PEG6000用量为1:2:1时,为小丸的最优处方。同时检查了小丸外观性状、粒径分布和重量差异,结果表明符合药典的规定。在龙血竭黄酮小丸的基础上,我们制备了龙血竭黄酮缓释胶囊,胶囊由缓释小丸组成。缓释小丸是在龙血竭黄酮小丸的表面包裹一层缓释衣膜,制得缓释小丸。采用流化床对小丸进行包衣,通过工艺优化,筛选出缓释小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30℃,雾化压力1.5bar ,缓释包衣液( 3%EC-95%EtOH溶液)流速为0.25ml/min-1.75ml/min。试验筛选的缓释包衣膜的最优处方为:膜增重2.0%,致孔剂PEG400用量为30%,增塑剂DEP用量为25%。本文研究了不同pH的释放介质对释药的影响,采用相似因子分析可知,释药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并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对缓释胶囊的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缓释胶囊释药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itger-Peppas拟合方程说明以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