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科技创新和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经济成分无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20世纪有近65%的重大技术革新都来自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我国约有65%的专利、80%的产业创新来自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因其经营机制灵活、成长速度快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道亮点。特别是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税收,增加就业,提高劳动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正举步维艰,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成长周期的关键阶段需要的资金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缺乏合理政策引导的资金供给却越来越多的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可以说,资金匮乏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为了改善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引导资金合理分配,本文以民族地区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创新为选题,从政府角度出发,研究促进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以增进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响应国家建设创新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梳理国家和地方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关的政策,指出现有融资政策存在对扩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力度不足、对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力度不足,进而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现有政策之所以对支持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不足,是由企业自身缺陷、资金市场供给偏向性、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力度不足、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随后,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了第一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本文发现,现有融资政策的不足是由企业、市场、政策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进而验证了前述分析的合理性。为了探寻改善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途径,本文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归纳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主导模式,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主导模式和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并指出这三种模式对我国制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政策的启示在于政策扶持体系应与本国国情相适应、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放大器、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基于前述对于民族地区啊科技型融资困境成因分析与对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本文认为从政府角度出发以政策为手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经济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实行特殊财政和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税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力度;强化税收对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调控作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的货币政策。第二,完善科技贷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贷款模式;加强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完善政策性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设立科技中小银行;发展民间科技贷款与金融租赁。第三,构建完整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创业板的建设;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第四,加强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具体措施包括:有效结合政府公共风险资本和私人风险资本;扩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第五,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强化诚信意识。本文以政府视角对改善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措施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于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的研究及当前政策缺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理论和实践的限制,使得本文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缺憾,譬如对支持民族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是基于被调查企业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开展的,其实际价值和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这也是本文之后的研究应该深入和完善的内容。